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大雞慢啼隱憂多 當心恐是發展遲緩(上)

大雞慢啼隱憂多 當心恐是發展遲緩(上)

華人健康網 2015/10/29 13:30

仰躺時,雙手手掌均能自然地張開,不再一直緊握;即使跟小寶貝玩耍,小寶貝也很少發出聲音;頭不尋常地歪斜一邊,無法回正或自由轉動;兩隻手可以同時各自握緊東西,至少3秒鐘…,小寶貝出生後的一舉一動,媽咪都清楚嗎?

01.jpg

經由專業醫藥與兒童心理等人員從不同面相觀察兒童的能力,與同年齡兒童相對的比較,相對落後百分之二十的兒童,在該領域中有發展遲緩的現象,就是所謂的發展遲緩。(攝影/邵信成)


案例1

喵喵咪,不到一歲時經基因篩檢被診斷出罹患「小胖威力症」,目前就讀幼稚園,定期到醫院進行復健與訓練,並每隔一段時間評估。狀況是與同齡孩子相比,確實有落差,同一測驗每次評估顯示進步,但不同的測驗則有障礙。


案例2

威威,兩歲時開始向醫院報到。其認知發展屬正常,但單側手不愛動,有單側腦性麻痺現象,針對症狀提供必要之復健,試著降低其肌肉張力,有逐漸放鬆情形,醫院也教導家長在家進行療育,比方限制用能力較佳的一手,並鼓勵他拿大一點的物品等。目前,其家長利用威威出生時所存的臍帶血,正安排到國外進行基因治療中。


案例3

小佳,三歲多診斷出中度發展遲緩,經三年定期復健,至今共進行三次評估。第一次評估時發現中度發展遲緩,第二次進行智力測驗已轉為輕度發展遲緩,第三次評估時智力已達正常下限。


大雞慢啼隱憂多

快兩歲的威威能走能動,奶奶請威威把果皮扔進垃圾桶,他走到桶子邊很準確地就扔進去了;平常最喜歡玩捉迷藏,每次媽媽對著他說:「不要動!」他也真的就站著不動。吃飯、便便這些日常生活,並不讓人費心。

威威唯獨的問題就是不太愛說話,了不起對著父母與奶奶會講:媽媽、爸爸、奶奶等單音語言。媽媽很著急,但平時負責照顧的奶奶老是說:「沒關係,急不來的啦,長大後他就會啦!瞧,他不是跟我們都玩得很開心嗎!」

咪咪其實是個小男生,但剛出生時醫護人員發現他的肌肉異常低落,頸部軟趴趴;每天就是睡覺,也不像小貝比餓了哭,便便後哭;即便哭的時候也是小小聲,像貓叫,爸爸稱他是「喵喵咪」。然而,威威與喵喵咪的童年,都穿梭在家裡和醫院的復健室中度過。威威被診斷出發展遲緩的「愛奇兒」;喵喵咪一歲時被發現不僅是發展遲緩兒,也是俗稱「小胖威力症」的普瑞德威利氏症候群患者(Prader-Willi Syndrome)。

一般人說孩子反應遲鈍,與真正的發展遲緩,未必畫上等號。那麼,何謂發展遲緩?臺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技術長王秀靖解釋,發展遲緩就是指兒童在發展項目上有一種或數種或全面的發展速度或發展項目品質上的落後,若單一或多個發展領域出現非順序性及不勻稱的內在不正常現象,則稱為發展的偏差現象(Deviancy)。

02.jpg

簡單來說,經由專業醫藥與兒童心理等人員從不同面相觀察兒童的能力,與同年齡兒童相對的比較,相對落後百分之二十的兒童,在該領域中有發展遲緩的現象,就是所謂的發展遲緩。

03.jpg

目前國內已在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施行細則第六條規定中明定:「本法所稱發展遲緩,指在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等方面,有疑似異常或可預典有發展異常情形,並經衛生主管機關認可之醫院評估確認,並發給證明之兒童。經評估為發展遲緩兒童,每年至少應再評估一次。」


心智上的認知遲緩

這些孩子發展遲緩的狀況,也許是心智上的認知遲緩,但也有心智未必遲緩,而是表現在其他方面,例如:學習、動作、語言或生活自理上能力,和同齡孩子比起來有誤差。在近年來的科學研究結果甚至指出,自古至今,中外一些名人包括:愛迪生、愛因斯坦、牛頓、貝多芬、莫札特、康德、王安石、司馬光……,都可能是亞斯柏格症或高功能自閉症患者等,均與發展遲緩有關之疾病。
1

評分人數

    • 芃羽: 很棒的資訊分享!給您掌聲鼓勵! ...威望 + 20 金錢 + 20

大雞慢啼?防寶貝遲緩必知10件事(下)

華人健康網 2015/10/30 14:00

七坐八爬未必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約6~8%,以此推估,台灣每年約有一萬八千名新生兒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台灣內政部兒童局所提供的2006年統計數據,台灣未滿6歲兒童,有5%通報疑似發展遲緩或發展遲緩。

01.jpg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約6~8%,以此推估,台灣每年約有一萬八千名新生兒有發展遲緩的問題。(攝影/邵信成)

美國十年前的統計也顯示,3~5歲幼兒,有4.88%接受早期療育服務;學齡階段有11%學童接受早期療育相關服務。目前,在各大醫院對於剛產下的新生兒均列入觀察或檢測機制。以臺安醫院的新生兒加護病房為例,剛出生後的小貝比,經由醫護人員透過生理表徵判斷,若有不明原因的早產,會先轉介到兒童復健中心,再深入進行檢測,平均來說,一年大約會有30至50件經由新生兒加護病房轉介的案例,醫院會建議家長,小貝比生命跡象穩定後,安排早期療育的介入。

02.jpg

王秀靖技術長以新生兒為例說明,新生兒的動作表現,常常反應出其大腦神經發育的狀況,例如:新生兒兩邊手腳動的頻率不一樣,一邊使用較少,有可能是出生時拉傷手臂神經,或患水腦症已壓迫到大腦神經細胞;若頭常歪一邊,則也許是斜頸……,從外觀直接就能判斷出嬰兒的狀況。尤其在懷孕期未滿三十六周的早產兒,或者是出生體重未滿2500公克的小嬰兒,都是發展遲緩的高危險因子。除前述嬰幼兒本身生理問題之外,母體產前、產程或產後的問題也必須注意。

03.jpg

老一輩傳下來的育兒經中常提及「七坐八爬」,不過小貝比到了七個月能坐、八個月會爬,是否表示一切正常發展。王秀靖指出,身為與孩子最密切互動的母親或照顧者,須時時刻刻進行檢測,自然觀察,客觀評價孩子的能力,同時記錄孩子的能力及觀察日期。與孩子相處,了解每個細節從「不會」到「會」的過程,其反應速度、進步程度等,都是每日朝夕相處的照顧者可以觀察出來的。

04.jpg

預防遲緩兒十大注意事項

確實做好男女雙方婚前健康檢查。

注意男女雙方家族中是否有遺傳性疾病、基因異常、精神異常或智能不足成員。

不嗜菸、酒、毒品,不長期服用藥物,懷孕期間忌服任何藥物。

保持身體健康,有效控制慢性疾病。

維持標準體重,不過重或過輕。

懷孕前四個月接種德國麻疹疫苗。

不暴露在鉛、汞、輻射等高污染環境中。

維持單純的性關係,避免感染性病與人工流產。

避免低齡(20歲以下)或高齡(35歲以上)懷孕。每次懷孕都確實做好產前檢查,若有早產、子宮外孕、多次自發性流產,或不明原因胎死腹中與新生兒死亡的紀錄,需請教醫師,尋求協助。

05.jpg

不可忽略的早期徵兆

許多遲緩兒在0歲期開始顯露警訊,只要照顧者能及早發現,讓孩子接受早期療育(earlyintervention)和復健,部分孩子能趕上同齡進度;對中、重度發展遲緩的孩子,能減輕殘障程度,發揮較多潛力。

若發現孩子有發展遲緩(如上圖表),須向專業的小兒科醫師、小兒神經科醫師和復健科醫師討論,並做進一步的醫療評估。


把握3歲前早療黃金期

發展遲緩兒童是指6歲以前在行動、智能、行為、情緒、語言和感覺(視覺、聽覺、感覺統合)功能有延遲發展的孩子,部分遲緩兒未來會成為殘障兒童。但是,台灣內政部兒童局統計,國內近六年發展遲緩兒接受早療的比例,竟只有6~17%,換句話說,每5個遲緩兒,只有1個接受早療;八成多的孩子錯過早療黃金期,甚至多數遲緩兒能在3歲前被發現的比例更是低。

WHO統計,每投入1元做早療,可以節省3元的特教成本。更有研究指出,3歲以前是早療介入最佳時機,3歲前做一年早療,勝過將來做十年。因此歐、美、日本等國家,均投注大量資源找出發展遲緩兒,提供早療服務。

06.jpg

從排隊玩遊戲的過程中,培養孩子與人際互動的能力,並遵守社會化的規範。(攝影/邵信成)


天天關心天天測

目前,台灣各縣市衛生單位設計「兒童發展里程檢核表」,以台北市早期療育綜合服務網www.tpscfddc.gov.tw/medicine/check.htm為例,提供父母依孩子不同年齡層的發展進度,選擇適合的檢測量表,若通過發展里程檢核的所有題目,仍須隨著小孩的發展,按檢核年齡層持續追蹤檢核。

發現異常則需進一步到醫療院所進行評估。同時,各縣市政府衛生機關或內政部兒童局均建立發展遲緩兒童通報機制,提供民眾必要的協助。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