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大手大腳臉型改變!揪出肢端肥大症

大手大腳臉型改變!揪出肢端肥大症

華人健康網  

莫名臉型改變、手變厚實、關節痠痛要當心!在金門服兵役的阿偉,因離家遙遠每年僅返鄉1次,但1年多不見的親友在見到阿偉後,皆不約而同認為他臉型似乎與之前長得不一樣,手也比當兵前變得更加厚實。阿偉當時以為是在軍中磨練出來的成果,不以為意。直到退伍入職場後,發現自己莫名經常腰痛、就連彎腰拿東西的動作也有困難;且伴隨有嘴唇腫如香腸、說話會咬到舌頭,彷彿電影「史瑞克」一般的情況,嚴重影響外觀及生活驚覺有異,前往就醫後才發現,原來這一切都是「肢端肥大症」釀禍。



莫名臉型改變、手變厚實、關節痠痛要當心!恐是「肢端肥大症」作怪。


大手、大腳、臉型改變!3症狀揪出「肢端肥大症」

台大醫院內分泌科張天鈞教授表示,「肢端肥大症」是因腦下垂體因腫瘤等因素出現異常病變,導致體內生長激素過量分泌所引起的慢性荷爾蒙疾病,平均發病年齡約為40歲左右,主要是由於生長激素(GH)分泌過量會導致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H-1)濃度上升,進而引發生理變化,包含手部、足部、臉部特徵增大等外觀上的改變。



根據2015年7月最新的內分泌學會統計資料顯示,診斷肢端肥大症最常見的症狀99.1%為臉型的改變,其次是手腳變大佔98.1%,而骨關節炎則佔89.2%。(圖片/張天鈞教授提供)

根據2015年7月最新的內分泌學會統計資料顯示,診斷肢端肥大症最常見的症狀99.1%為臉型的改變,其次是手腳變大佔98.1%,而骨關節炎則佔89.2%。也就是說能讓人聯想到肢端肥大症的診斷,最重要的還是臉型及手腳變大。



「肢端肥大症患」除了明顯的外觀改變外,其他如手麻、關節疼痛、視力變差、頭痛、皮膚變油變厚、睡覺時打呼、聲音變得低沈,或甲狀腺疾病,沒有月經等,也都是常見的症狀。(圖片來源:患者謝先生提供)


「肢端肥大症」外觀改變 近4成患者罹病不自知

不過,張天鈞教授提到,在一項有趣的調查統計中,當問到有肢端肥大症患者是否對於照片裡的自己感到怪異或不好看?回答「絕對沒有」的比例高達近4成。也就是說,旁人的注意,會比患者本身來得敏感及容易。

因此,當發現身旁的親友或同事臉型改變、大手或大腳症狀,就應提高警覺,立即建議對方尋找內分泌科醫師協助,以早期發現治療,降低症狀惡化的速度。


肢端肥大症患難自覺!7成患就醫腫瘤已過大

「肢端肥大症」患者除了明顯的外觀改變外,其他如手麻、關節疼痛、視力變差、頭痛、皮膚變油變厚、睡覺時打呼、聲音變得低沈,或甲狀腺疾病,沒有月經等,也都是常見的症狀。

不過,由於肢端肥大症疾病症狀進程緩慢且複雜,再加上上述症狀相當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多數患者難在病發初期就找對醫師及時診斷治療,據統計每位患者平均要流浪6到7年才得以確診。在這樣的情況下,等到患者向內分泌科醫師求助時,往往有將近7成患者的腫瘤已大於1公分以上;其中更有7成會對視神經產生壓迫,影響視力,即使手術也不易將腫瘤拿乾淨。



一旦「肢端肥大症」患者延遲就醫過久,也會有較高的風險發生嚴重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肌肥大、心律不整、心衰竭等。(圖片/張天鈞教授提供)

一旦「肢端肥大症」患者延遲就醫過久,也會有較高的風險發生嚴重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肌肥大、心律不整、心衰竭等;且平均存活壽命較平常人少10-15年,死亡率更是高出2到4倍之多。


及早治療助控制!避免外觀變形、生活受阻

張天鈞教授在其《螢火蟲的亮光》一書中提到指出,目前針對「肢端肥大症」病友的治療目標是減除腫瘤體積及控制疾病症狀,意即是讓生長激素(GH)、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H-1)數值降至正常濃度,助患者提升生活品質。

治療方式,首要為以手術移除腦下垂體的腫瘤,若有遇到因腫瘤過大或無法以手術完全清除者,則會建議每個月定期施打「長效型體抑素」針劑控制病情,能有效抑制生長激素(GH)過度分泌,並預防心血管併發症產生,及不可逆的外觀變形。

因此,早期發現治療,並由專業醫師介入,透過適當藥物、手術、針劑來控制症狀的惡化,是避免外觀變形不可恢復、減少工作、日常生活行動受阻的重要關鍵。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