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幼童消化不良易腹瀉 中醫辯證治療(上)

幼童消化不良易腹瀉 中醫辯證治療(上)

華人健康網/ 2012/06/16

01.jpg
2012-6-16 11:46


小兒消化不良

小兒消化不良,又稱「嬰幼兒腹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主要發生在兩歲以下的嬰幼兒身上。此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小兒的排便次數增多且呈黃綠色,大便稀薄並帶有不消化的乳食和黏液。現代醫學一般認為,此病與飲食及小兒自身免疫系統有關。除此之外,不良的生活習慣和氣候突變也有可能導致本病發生。

★診斷

腹瀉:一天腹瀉在10次以下,大便呈黃色或帶綠色,水分不多,腹部脹氣,偶有嘔吐,有時發燒,但不太高,病童食慾不振但精神尚好。


★選穴及治療方法

◎單純火罐法

所選穴位:水分、天樞、氣海、關元、大腸俞、氣海俞、關元俞

治療方法:讓病童取仰臥位,以閃火法將罐吸拔在腹部穴位上,留罐2~5分鐘,然後再改為俯臥位,以閃火法將罐吸拔在背部諸穴上,留罐2~5分鐘,每日1次即可。


◎溫水罐法

所選穴位:神闕

治療方法:讓病童取側臥位,在火罐中加入三分之一的混入薑汁或蒜汁的溫水,然後用閃火法將罐吸拔在神闕穴上,留罐5分鐘。每日治療1次。


★注意事項

病童在治療期間應調整飲食以減少腸胃負擔,多喝水以防脫水。

幼童消化不良易腹瀉 中醫辯證治療(下)

華人健康網/ 2012/06/16

01.jpg
2012-6-16 11:48


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對健康影響很大。多發病於2歲以下的小兒,以腹瀉為主要症狀。一般說來,由飲食不當、氣候影響而致瀉的,病情較輕,病程也較短;由胃腸道感染引起的腹瀉病情較重,歷時較長;由腸道外感染,比如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泌尿道感染等引起的腹瀉,在原來的疾病治癒之後,通常腹瀉狀況也會改善。

★診斷

輕症:腹瀉物呈稀糊狀、蛋花湯樣或水樣,或有少許黏凍,但無膿血,每日數次到十多次。病童大便前可能啼哭,似有腹痛狀,亦會有輕度心嘔吐。不發燒或低熱,無其他不適症狀。

重症:病童一天可以腹瀉十多次,甚至二十次以上。伴有嘔吐、高燒、體倦、嗜睡等現象,間有煩躁,並有以下症狀。

①脫水:眼眶與囟門凹陷,皮膚彈性減弱或消失,黏膜乾燥,少尿或無尿。

②循環衰竭:吐瀉嚴重時,大量失水使血液濃縮,循環血量減少而引起循環衰竭。面色蒼白,肢冷,脈微數,心音弱,血壓下降。

③酸中毒:嘔吐次數很多,呼吸深而快,煩躁不安,嘴唇呈櫻桃紅。

④低血鈣症:常見於佝僂病與營養不良的腹瀉病童,易發生在酸中毒改善後。多有煩躁不安,手足搐搦等症狀(表現為兩手手指伸直,略向手心彎曲,拇指貼近掌心,兩足趾僵直並略向腳心彎曲),嚴重時可見驚厥。

⑤低血鉀症:多發生於脫水狀況初步改善、尿量增多之後,體倦,腹脹,心音低鈍,膝反射消失。


★選穴及治療方法—出針罐法

所選穴位:神闕、雙側天樞、長強

治療方法:在對穴位進行常規消毒後,用1寸毫針在雙側天樞穴各刺1針(深約1公分)。隨後再在長強穴和臍部各斜刺入1針(深約2公分),並在上述穴位上均捻轉2分鐘。出針後,在神闕穴上拔罐,以使局部充血。每日1次。


本文由《人類智庫》出版社提供,摘錄自《對症拔罐除病痛》一書,原著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