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急性子較易憂鬱 家有長輩應注意情緒變化

急性子較易憂鬱 家有長輩應注意情緒變化

好醫師新聞網 2020/10/05 09:01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每個人性格不同,反應太快或太慢都不見得是好事,尤其是上了年紀的長者,對外界事物理應有著比年輕時更成熟的處理,一旦發現長輩情緒較平常更急或更慢,可能就要小心是否生理狀況引起的心理反應。

臺灣已是高齡化社會,照顧老人除了生理,也要關注心理健康。臺中慈濟醫院神經科郭啟中醫師臨床診治一位急性子長輩,經常心情低落,最後嚴重到喘不過氣而掛急診。郭醫師提醒:家有急性子長輩要注意老年憂鬱、焦慮、恐慌容易找上身!身心科醫師許峰碩建議家屬,掌握三不四多原則,才能共同度過。

年近八旬的李女士習畫、練書法多年,逢年過節紅白事,都吸引朋友上門索取字畫,忙得不亦樂乎,但家屬發現數十年應付自如的事,卻開始讓老人家情緒異常起伏。起初常說「心情差」,接著憂慮友人請託字畫無法完成,而發生恐慌,甚至還喘不過氣只能送急診。家屬懷疑母親要求太高,性子急又壓力過大,婉拒親友索求字畫。沒想到,李女士症狀不但沒減輕,反而三天兩頭送急診。

郭啟中指出,心理或部份腦神經生理症狀病徵,都會伴隨焦慮、恐慌症狀,而且老人發生焦慮、恐慌機率其實不低。他建議發現長輩個性或情緒反常,先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為腦神經生理疾病引起的情緒反應,再作治療。

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主任許峰碩表示,憂鬱、焦慮、恐慌症狀類似腦力不足、無法思考的狀態,因此,建議家有憂鬱、焦慮、恐慌長輩的人,掌握「不澄清事實、不指責、不比較;多支持、多傾聽、多陪伴、多鼓勵」的「三不四多」原則,才能一起度過。李女士透過家人鼓勵陪伴,重拾書法興趣,還學習鋼琴、爬山、當環保志工;家屬表示,媽媽最大改變就是面對一切事務都「慢慢來」,靠著自己努力,打敗焦慮、恐慌糾纏,遠離惱人的身心症狀。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