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照顧父母模式正在變遷 手足人數減少,「兒子照顧」比例逐

照顧父母模式正在變遷 手足人數減少,「兒子照顧」比例逐漸提升

華人健康網 2019/05/03 15:30

兒子照顧的「現況」從統計資料可以看出的趨勢,和只看統計資料無法理解的經驗,本章將根據統計數據以及其他資料,溫習一下兒子照顧的「現況」。在那之前,我想先簡單談一下,本書如何定義「兒子照顧」。我在書中為兒子照顧下的定義,是「實質上最常照料需要照顧的父母的人是兒子」。聽起來或許有一點拗口,簡而言之,就是指在家人當中,兒子最常「動手」照顧父母。所以,表面上是男性「在家照顧父母」,但實質上是由他的妻子照顧的情形,便不包含在本書的兒子照顧範圍中。

「照顧父母」這件事正在變遷― 媳婦照顧減少,親生孩子照顧增加

說起來,現在的日本,有多少真正由兒子照顧的案例呢?單就「一同居住」的案例來說,需要被照顧的高齡者中,主要由兒子照顧的比例大約佔百分之十二。舉例來說,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二○一○年的〈國民生活基礎調查〉顯示,一同居住且照顧時間「幾乎是一整天」的主要照顧者當中,兒子所佔的比例是百分之十二。

那麼,你是如何看待這百分之十二的比例呢?感覺很少嗎?還是多到出乎你的意料呢?順便一提,同一份〈國民生活基礎調查〉資料中,一同居住的主要照顧者依親屬別所佔的比例,分別是妻子百分之三十六.八、丈夫百分之十四.三、女兒百分之十五.六、媳婦百分之十七.二,由此可見兒子屬於少數族群。雖然以親屬關係區分比較,兒子只能算是少數族群,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個比例確實已經大幅增加。

在日本研究男性照顧的先驅津止正敏教授,彙集了包括政府統計在內的日本全國資料,整理出過去三十年來,各親屬在照顧者中所佔比例的變遷3。根據這份資料,兒子為主要照顧者的案例,在一九七七年時僅有百分之二.四。但是一路到了二○一○年,經過這三十多年,兒子的比例成長了將近六倍。而根據津止教授的統計,從一九七七年到二○○四年這段期間,女兒的比例持續微幅變遷,維持在百分之十五至二十之間。另外,媳婦的比例在一九七七年是百分之三十七.○,但是到二○○四年則降為百分之二十三.三,顯示三十年來減少了近四成。

換句話說,扣除配偶照顧,媳婦照顧佔了「兩代間照顧」(兒女輩對父母輩的照顧)的過半數,雖然依舊屬於多數派,但是比例已經大幅減少,由親生孩子照顧的比重則是遽增。若不是「兒子照顧」大幅增加,很難想像會出現這股親生孩子照顧的潮流。

為什麼兒子的「中選必然率」提高了?為什麼由兒子照顧的情形逐年增加?

首先,就人口統計學來說,孩子人數減少是背景因素之一。按照比例來看,女兒扛起照顧責任的可能性比兒子高,但是隨著孩子的人數減少,越來越多家庭連一個女兒也沒有。如果只有男孩、甚至是獨生子的家庭,由兒子照顧父母的必然率相對變高。晚婚、不婚的趨勢,也是造成兒子照顧增加的原因之一。

根據日本政府於二○一三年出版的《少子化對策白皮書》,男性的終身未婚率是百分之二○.一。換句話說,估計每五名男性中就有一名在五十歲前沒有結過一次婚(順便一提,女性的終身未婚率則是百分之一○.六,大約是男性的一半)。

在這三十年之間,男性的終身未婚率增加了十倍,所以即使是「兩代間照顧」,事實上還是媳婦照顧佔多數;另一方面,沒有太太的兒子和還沒結婚就必須照顧父母的兒子人數遽增,也是不爭的事實。

單身兒子之所以增加,背後也有兒子的世代就業狀況不穩定這個因素在。根據厚生勞動省統計4,在二○一二年當時,非正式雇用勞工已經超過全體勞工的三分之一,其中包括很多四十歲和五十歲年齡層的飛特族。另外,如果聚焦在男性的話,五十四歲以下屬於非正式雇用者的男性(一四四萬人)當中,推測有超過半數―也就是九十一萬人(百分之六十三.二) ― 儘管想成為正式職員但卻苦無機會,不得已只好成為非正式雇用者。

在這種狀況下,兒子的經濟面很難獨立,因此也無法離開經濟能力相對較好的父母身邊,就這樣以單身狀態邁入中年期的人不在少數。等到父母步入高齡,變得需要照顧時,住在一起的這個兒子(不論有沒有兄弟姊妹)幾乎就會自動成為照顧者。

單身且與父母同住的兒子,不論家事或日常生活,大多是受到父母照料。因此他們不僅沒有經濟能力,連生活能力也沒有機會學好,卻得就這樣扛起照顧父母的責任。

有妻子、有手足、跟父母分開住的話,照顧這件事便「與我無關」?

這樣看來,我認為有關兒子是否成為照顧者的變數,應該著眼於是否有手足(尤其是姊妹)、是否結婚,以及是否與父母住在一起。

事實上,看看過去統計分析的研究即可發現,兒子負責照料高齡父母的必然率之所以提高,與「有沒有配偶及姊妹」、「在手足當中與父母的物理距離是不是最近」等變數,幾乎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那麼,有手足、已婚、沒有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兒子,就不會成為照顧者嗎?

才沒有那種事。前面所說的兒子負責照料父母的必然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兒子成為照顧者的「決定性因素」,因為這終究是相對的。換句話說,某個兒子成為照顧者的可能性比其他兒子來得高,可以說是機率的問題。

比方說,就算兒子已婚(有太太),也有可能輪到兒子照顧。因為手足人數減少的狀況不只對男方,對女方也是一樣,所以就算兒子已婚,他的妻子對娘家的父母來說也可能是少數的子女、甚至是獨生女。如果是這樣,那麼儘管有「出嫁從夫」的傳統觀念,但把娘家的父母交給兄弟的妻子照顧,身為媳婦的自己則專心照顧公婆,這實際上是很難做到的。

此外,女性的意識如今也出現變化。追求個人職業生涯的女性持續增加;把照顧公婆視為義務、無條件接受的女性則正在減少。況且,男方的父母或許也不願意讓媳婦照顧。因為在被問到「理想的照顧者」時,比起指名女兒或指名兒子,指名媳婦的高齡者人數越來越少。

應該問誰才對? ―本書的訪談對象

因此,本書所訪談的兒子照顧者,並非全部符合前述的條件(未婚、無手足、與父母同住),反而是在「容易成為照顧者的前提下」較少出現的兒子照顧者― 有兄弟姊妹的兒子、有妻子的兒子或是跟父母分開生活的兒子―才是我積極尋找的對象,並藉以研究他們的照顧經驗。

本書中記錄的兒子照顧實例,是根據二十八位男士的親身經歷寫成,他們回應了我的訪談,述說自己的居家照顧經驗。

不過,我已先排除與個人分析有直接關聯的部分,將幾個案例整合起來,此外,所有的人名都使用化名,讓大家無法辨認他們的身分或家庭。而這二十八位男士,都是透過在醫療機構或社會福利機構工作的朋友介紹的「主要負責照料高齡父母親的兒子」。

其中好幾位兒子照顧者是透過醫療機構認識的,他們的親人幾乎都被診斷為失智症。另外,當中有一位在訪談前,才剛剛把親人送進養護機構照顧,還有一位是在訪談時已經辦好入住安養機構的手續,不過,這次的訪談還是把重點放在他們居家照料父母時的經驗。

雖然「兒子是在什麼時候、怎麼決定將父母託給機構照顧」也是重要的主題,不過關於這部分,我想多聽聽做出這項決定的兒子們的心聲後,再重新評估。

如果是社會調查的報告,通常會一開始就公布調查對象的簡介,但是這終究是一本任何人都有機會看到的書,所以基於以下兩點而保留不公布。

首先,接受訪談的兒子照顧者都住在東京首都圈和近畿地方,年齡從三十幾歲到六十幾歲(訪談當時的年齡)不等,而且嚴格說來,算是偏都市地區的兒子照顧者。

誠如前面所述,每個案例我都加了一些改變,以避免被讀者辨認出身分。雖說兒子照顧者正在逐漸增加,但是人數還是有限,如果列出調查報告式的簡介,對象就有可能被鎖定,我希望能避免這種情況。

另外,儘管本書是根據兒子照顧者本身的經驗所寫成,但我希望讀者不要因此認定本書所說的就是兒子照顧的「本質」,或者適用於所有兒子照顧者身上。如前所述,我的訪談對象僅限某個地區的少數兒子照顧者,而且他們的親身經驗還是經我過濾後才發表的。兒子照顧的經驗林林總總,而本書只羅列其中的某些看法。

從下一章開始,我們終於要深入兒子照顧者的「社會」。

第二章到第五章的內容有漸次的關聯性,但各章討論的議題又都是獨立的,所以並不需要依序閱讀,想從有興趣的地方讀起也沒關係。不過,我想最終能把下面四章全部讀完的讀者,才能立體地望見環繞兒子照顧者的「社會」。

本文出自臺灣商務印書館《我是兒子,我來照顧:28位兒子照顧者的真實案例,長照路上最深刻的故事》一書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