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腸道菌相失衡,近5成腸胃不適引慢性疲勞

腸道菌相失衡,近5成腸胃不適引慢性疲勞

廣編特稿 2018/05/28 11:44

台灣乳酸菌協會發布「腸胃健康與慢性疲勞影響調查」

5/29腸胃健康日,呼籲護腸胃驅疲勞

腸胃道對身體機能與健康影響甚鉅,除了已認知的消化機能外,腸道內菌相的變化與調節,還會影響全身各處的機能與運作,造成情緒不佳、免疫失調與慢性疲勞等問題。長年推動國人腸胃保健衛教工作的台灣乳酸菌協會,偕同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教授-許秉毅醫師進行「腸胃健康與慢性疲勞影響調查 」,發現腸胃健康與慢性疲勞的確互有關聯:43.3%的受訪者同時受腸胃不適及慢性疲勞所苦,成為「腸亂疲勞族」,並從易導致此現象的不正常作息中,歸納出「腸疲四類型」。再度呼籲全民關注腸胃菌相,藉「好菌三首選」提供給大眾日常維持菌相平衡的參考,保腸保胃,遠離腸亂疲勞。

腸亂疲勞族,菌相失衡引慢性疲勞

「大家常認為疲勞只跟壓力與勞動有關,但其實腸道菌相若紊亂、長期處於失衡狀態,也可能引起身體不良連鎖反應,如慢性疲勞即是一例。」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蔡英傑教授指出,國外研究顯示慢性疲勞者之腸道菌相與健康人不同,而去年在《SpringerLink》發表之研究 ,更指出慢性疲勞與腸躁症等腸胃疾病間有顯著相關的新發現。

此次調查依台灣人口年齡分布比例針對全台1,068位25~49歲民眾進行採樣發現:受訪者中有82.5%表示腸胃不適,生活中受到便秘、消化不良、腸躁症等腸胃問題所擾。而高達43.3%的受訪者為「腸亂疲勞族」,同時出現腸胃不適及慢性疲勞徵狀。此外,若比較腸胃不適與腸胃健康者之慢性疲勞佔比,則前者比後者明顯多出29.4% ,由此可見腸胃當機、慢性疲勞影響也隨之明顯。

高雄榮總許秉毅醫師說明,大腦與腸道就像是一條雙向的高速公路,彼此藉由神經、代謝、免疫介質等傳達訊息,並維持平衡。如身體對飽足與飢餓及便秘與腹瀉的感知與調節。而腸道菌相更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如果胃腸菌相被破壞,即可能因此影響大腦和胃腸道的行為。國外研究也證實,若將無菌小鼠施以抗生素改變其腸道菌相平衡,因其缺乏正常腸道菌相協助因應,其情緒等心理狀態即出現變化 。

腸亂疲勞生活特徵:少便、亂食、工時長

針對腸亂疲勞族常見的腸胃問題,高雄榮總許秉毅醫師從各項腸胃不適症狀進一步分析表示,7成1的「腸躁症」受訪者,表示同時為慢性疲勞所困擾,是所有腸胃問題中慢性疲勞症狀發生比率最高的族群;而一般常見的「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及「便秘」等問題的受訪者,其慢性疲勞症狀發生比率則高於無腸胃問題的慢性疲勞者逾3成。透過分析受訪者的不正常作息,找出容易形成腸亂疲勞族的「腸疲四類型」,從中了解因腸道菌相混亂引起慢性疲勞的可能原因,並以其中腸亂疲勞比率相對顯著的職業,提醒勞苦的現代人透過補充好菌及調整不良飲食、生活型態,降低未來成為腸亂疲勞族的風險。

一、少便型腸疲:

1周排便不到4次者有53.8%為腸亂疲勞族,因長期排便習慣不佳,當排便降至1周不到1次,腸亂疲勞比率即升高至7成5,形成適合壞菌生長之菌相,破壞腸道平衡。

代表職業:金融專業人員,少便習慣者中達83.3%有腸亂疲勞。

二、工時型腸疲:

每周工時逾40小時者中有61.3%的人為腸亂疲勞族。若工時逾60小時,其腸亂疲勞比率亦增加至6成7。推估因缺乏運動影響腸胃蠕動,或壓力大導致腸道菌相變化。

代表職業:財會稅務人員,工時逾40小時者有75%有腸亂疲勞。

三、亂食型腸疲:

飲食習慣不佳會直接影響腸道菌相,其中以「不定時吃飯者」的腸亂疲勞比率最高達62%;而「消夜愛好者」亦有61.9%為腸亂疲勞族,都會導致腸道內生理時鐘錯亂。

代表職業:行銷企劃人員,未固定吃飯者與固定吃飯者,腸亂疲勞比率相差顯著,達63.6%;客服人員愛吃宵夜者,腸亂疲勞比率亦達81.8%。

四、綜合型腸疲:

腸胃道問題本身即為亟需處理的困擾之一,若有多個腸胃問題交互影響,則可能讓改善時程拉得更長、如惡化為疾病其治療也更不容易,腸道菌相即會長時間失衡。

代表職業:人力資源人員,於便秘、消化不良、腹瀉、胃食道逆流、腸躁症等,皆為受訪職業中佔比前五高者,共有67.7%人資人員為腸亂疲勞族。

選對好菌助腸道,專家建議「補充好菌三首選」

蔡英傑教授表示,雖然睡眠、飲食、壓力等,都可能導致腸道菌相失衡,但礙於工作或生活需要,壓力與睡眠習慣常難以在短時間內改善,故飲食的選擇對忙碌的現代人便格外重要。要讓腸道菌相恢復平衡,必須要調整腸道內好、壞菌的比例,藉由飲食調整,例如日常餐食中搭配優酪乳補充好菌,即可減少腸道不良物質及發炎的機率。

因此,台灣乳酸菌協會藉由5/29腸胃健康日之際,再次以「補充好菌三首選」提醒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可藉由多攝取好菌,搭配運動及生活作息的調整,找回良好的腸道菌相,改善身體健康:

1.選方法:增加膳食纖維攝取比例,營造好菌在體內保持活力與效用的環境,並適時補充好菌、調整菌相,例如以優酪乳作為每日1.5至2杯的乳製品選擇之一。

2.選菌種:好菌進入體內會受到胃酸與膽酸的影響,應選擇較強健的菌種,如常見的雷特氏B菌等,可以通過胃酸、膽酸考驗,才能在腸道中發揮功效。

3.選認證:好菌補充方式很多,建議可選擇有國家健康食品認證之產品,可多一份保障,讓國家幫忙把關。

無論是否已出現慢性疲勞及腸胃不適症狀,蔡英傑教授建議都應以腸胃保健概念,持續維持腸道菌相平衡,才能逐步告別慢性疲勞之侵擾。

附件一:個案說明

吳先生-35歲/門市店長:

目前為零售業店長,須管理貨品的進銷存,因店內事務繁雜而工時較長,每天早出晚歸,幾乎以門市為家,每餐也都草率解決、未顧及營養之均衡。當出現胃痛、胃食道逆流之後,身體也越來越容易疲累,並有各種痠痛問題,才開始就醫治療。在醫師建議下,才開始重視腸道菌相失衡的問題,透過飲用優酪乳及攝取蔬果等飲食調整來改善,持續一段時間後腸胃狀況已逐漸改善,睡眠品質及疲勞情形也變好了。之後預計搭配運動,並每天補充好菌,讓健康的身體能陪自己繼續在事業上衝刺。

何小姐-40歲/人力資源主管:

身為日式料理店的人事主管,主要肩負班表調度、教育訓練等工作。因總是外食不常攝取到蔬菜、水果,導致原有腸胃問題日益嚴重,精神也變得更容易緊張,疲勞不適感甚至開始影響工作。在健康檢查發現多項紅字後,開始積極調整作息,除了按時服藥外,也會注意用餐定時定量。為了方便,會在用餐時搭配一瓶優酪乳,幫助消化與腸胃健康,透過改善飲食、補充好菌及適當休息,腸胃不適狀況已好轉,連帶精神也放鬆了許多,希望用「保健」心態繼續努力,避免病痛又來侵襲。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