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心悸胸悶≠心臟病 隱藏6大疾病,自律神經失調最常被漠視

心悸胸悶≠心臟病 隱藏6大疾病,自律神經失調最常被漠視

華人健康網 2018/05/09 07:15

常常莫名感覺心臟跳動加速且合併有胸悶的不適,四處就醫卻老是治不好?問題可能是難以捉摸的自律神經失調!心悸和胸悶的背後原因很多,心臟病、肺病和自律神經失調都有可能,該怎麼做才能早一點發現真正病因是自律神經失調呢?女中醫建議,民眾可先觀察自身發病的時機和伴隨症狀!

壓力大到快爆炸~自律神經失調患者激增

近年臨床發現,因壓力引發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例明顯增多,患者常因心悸和胸悶頻頻發作、找不到原因,而在各大醫院間穿梭,生活大受影響。然而,如果自己能夠仔細一點,觀察每次症狀發作的時機點和其他身體表現,將資訊充分告知醫師,將有助更快找到真正病因和對症治療,以避免浪費時間跑醫院和無效醫療的情況。

老是莫名心悸又胸悶 小心6個隱藏性疾病

該如何判斷自己的心悸和胸悶是心臟疾病,或是自律神經失調惹的禍呢?鹿港基督教醫院中醫科主任林親怡說明,如果單純只有心悸的症狀,一般可朝心律不整、心臟瓣膜性疾病,或其他先天性心臟病等方向思考,但有時候感冒也可能引發心悸不適。

造成心悸和胸悶的原因很多,醫師常常需再參考其他症狀才能正確診斷。

如果是心悸伴隨胸悶不適症狀,背後原因就更複雜了!以下針對常見的6個可能性做進一步說明:

1.心臟疾病:如果多發生在運動量大的時候,通常是心臟疾病所造成,建議先掛心臟科做檢查。

2.呼吸道疾病:如果多發作於換季或天氣變化大時,且伴隨有過敏症狀,很可能是氣喘或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道疾病所誘發。

3.胃部疾病:如果胸悶和心悸,發作時機多在身體平躺、吃太飽或過度挨餓的時候,且伴隨喉嚨癢的症狀,很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等胃部疾病。

4.甲狀腺疾病:內分泌疾病也可能引發心悸和胸悶,尤其是甲狀腺功能失調時,典型症狀會出現「持續性」的心悸和胸悶,且症狀會在情緒緊張時加重。

5.更年期症候群:這類族群相對好辨識。患者發作心悸、胸悶時,必定還有停經和熱潮紅的特徵。

6.自律神經失調:在排除前述5個可能性原因後,如果到處看醫生還是找不到問題根源,十之八九就是自律神經失調惹的禍。

自律神經失調引發不適症狀時,練習正確的呼吸調息來緩解情緒,有助舒緩不適。

特別的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與更年期症候群很相似,都有心悸、胸悶,伴隨失眠、盜汗、臉色發白、焦慮不安、過度換氣、拉肚子,或便祕、腹痛、頭痛、肩頸痠痛等症狀,不易辨別。

林親怡中醫師表示,主要的區別方法有兩個:一是自律神經失調「較少熱潮紅」,二是自律神經失調有特定的誘發因子,這些誘發因子猶如過敏原一般「因人而異」,但大多與壓力過大、情緒失控有關,例如:生氣、緊張、考試、工作忙碌,或待在悶熱的密閉空間裡等,都可能引爆自律神經失調。

雖然在上述6種可能原因中,自律神經失調是最不容易被發現的,卻也是最容易被改善的一個。林親怡中醫師表示,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只要從情緒著手,找到自己的壓力來源,一一解除,配合呼吸調息的放鬆技巧、充足睡眠和規律的運動,不吃燒烤炸辣食物、不抽菸和嚼檳榔、不過度攝取含咖啡因的食物,大多可以讓自律神經維持穩定、平衡的狀態,不胡亂搗蛋。

讓自律神經乖乖的~正確練習呼吸調息法

需注意的是,放鬆技巧不一定是腹部呼吸喔!林親怡中醫師表示,如果平常沒有做腹部呼吸的習慣,突然要在自律神經失調發作時操作,很容易手忙腳亂,徒增壓力,導致症狀加重,因此,此時的呼吸調息不必拘泥於腹部呼吸,只要「深呼吸」即可。

★建議的呼吸調息法:將雙手交疊,掌心放在胸口的「膻中穴」位置,依循「一鼻吸、一口吐」的緩慢節奏做深呼吸。如果自律神經發作時有過度換氣或呼吸不順的情況,可以改用一手掌心對胸口,另一手拿著紙張,讓自己對著紙張做深呼吸。此方法可透過自我回饋,一一放鬆各部位肌肉,先是肩頸,接著是牙關、眉間,慢慢到最後的全身放鬆,遠離自律神經失調。

甘麥大棗湯有放鬆和穩定心情的作用,早中晚都可以喝。僅為示意圖,非真的甘麥大棗湯。

遠離自律神經失調 跟著女中醫這樣做

除此之外,中醫調理也有不錯的效果。林親怡中醫師表示,中醫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則是疏肝解鬱、寧心安神、緩解焦慮,除了專業用藥之外,民眾在家煮「甘麥大棗湯」飲用,或按摩特定穴位,也有助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遠離胸悶、心悸、失眠等不適。

★甘麥大棗湯的作法:每天取2至3錢甘草、3至4錢浮小麥、2至3顆紅棗,加入適量水分,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續煮10分鐘,即可飲用。此茶飲有放鬆和穩定心情的作用,早中晚都可以喝,但建議睡覺前別喝太多,以免夜尿干擾睡眠。

★保健穴位:自律神經失調的表現症狀相當多元,如果出現心悸症狀,可按摩「內關穴」和「神門穴」緩解;胸悶時,除了按摩「內關穴」,揉按「膻中穴」也有不錯的效果;若是有頭脹、腹脹等脹症,則建議按摩足部「太衝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