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面對氣切需求 家屬應如何決策?

面對氣切需求 家屬應如何決策?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5/09 12:14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許多病人和家屬一聽到「氣切」就好像醫師做了什麼不利的宣判一樣,緊張又茫然;事實上,對於自主呼吸有障礙的患者而言,早期氣切可降低非預期氣管內管滑脫、減少鎮靜安眠藥物的使用、改善病人舒適度及增加活動度。惟病人家屬常因擔心手術風險、不能吃、不能說及無法全屍而拒絕氣切,導致氣管內管置管時間過長、感染機會大增。

臺北榮總胸腔重症加護室護理長廖淑貞表示,一名吳姓患者因呼吸衰竭插管治療,在一個月內經歷了3次拔管及再次插管,由新竹轉至臺北榮總胸腔重症加護室,接受呼吸器脫離訓練。醫師建議先做氣切(氣管造口術),減少呼吸道阻力,改善口腔衛生,但家屬希望再給一次拔管的機會,真的無法脫離呼吸器再考慮氣切手術。護理長了解醫師的建議與家屬期待有落差,提供胸腔重症加護室製作的『沸肺圈QR code』,讓家屬可經由手機掃描,即能瀏覽氣切案例分享及相關衛教指導的內容。次日再邀請吳伯伯的女兒一起透過氣切決策PDA,了解是否應該讓父親做氣切。不久後家人即凝聚共識,同意氣切手術。

患者在術後就可閉合嘴巴以唇形表達,不需再因插管24小時張開嘴巴連口水都無法吞嚥,三天後開始練習下床,一周後成功脫離呼吸器下床行走,戴上發聲閥,可順利說話進食,就連患者的家屬也說「真的該早一點做氣切!』

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重症加護室成立於1999年,主要為穩定呼吸功能之照護,團隊持續不斷的創新改良,建構五大特色,八大創新,四項專利、二項技術移轉,加護病房監測指標優於全國、領先亞太,全球第一,榮獲「第20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銀獎」及「第七屆慈月基金會南丁格爾團體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