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康熙「在墓碑上刻15字」…此墓竟300年沒人敢盜

康熙在清孝陵刻15字,
時隔300年都沒遭人盜墓。
(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清孝陵是清朝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墓,
其主人順治帝是第一位入關的清帝,
按理來說這樣的陵墓十分招人垂涎,
但是這座陵墓,
即使在盜墓風氣最盛的民國時期,
仍然保存完好,
人們說這都是因為康熙秘制的15個大字。
順治帝開始掌權後,
憑藉極強的軍事實力,
和剛柔並濟的安撫手段,
促進滿漢融合,
所以在順治帝執政期間,
他減租減息,
發展農桑,
還要籌集資金養護軍備。
晚年的順治帝失去了心愛的鄂妃,
心情煩悶,
偶然間結識了幾位和尚後,
便產生了遁入空門,
四海為家的念頭。
關於順治陵為何能夠完好無損,
各種說法不一,
其中有傳言認為順治陵就是一座空陵墓,
也就是所謂的衣冠冢。
順治皇帝因為董鄂妃的身死而悲痛欲絕,
所以跑去出家當了和尚。
但這個說法很快就被推翻,
因為順治陵是孝順的康熙特別安排人興建的,
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所以這說法被認為只是一個掩人耳目的說法。
但憑藉一個障眼法是肯定不能保護清孝陵的,
據說康熙為了保護自己順治的陵墓,
在墓碑上刻下15個字,
這些字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清孝陵。
康熙先是加固了清孝陵,
然後親自在墓碑上刻下了十五個字,
也就是
「皇考遺命,
山陵不崇飾,
不藏金玉寶器」。
意思就是順治皇帝跟他交代過,
墓地之中不准放置金銀珠寶。
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
順治墓遭到了4次挖掘,
包括當時赫赫有名的孫殿英,
但順治墓仍屹立在那。
除了炸不開、
挖不動,
更多的是,
盜墓賊看到康熙留下的15個字,
都選擇了放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