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能深潛 30 米捕魚的一個民族 (組圖)

這個民族畢生漂泊海上能深潛 30 米捕魚
如今面臨滅絕


( 來自 : 企鵝号之一 )



普世將逐水草而居的人們稱為遊牧民族,

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海域上
世代棲居著一支別樣的遊牧民族——巴瑤族。巴瑤族並不逐水草,
而是遵循最原始的采捕方式,他們被稱為 " 海上吉普賽人 ",
也是最後一支 " 海上遊牧民族 "。



由於人類對海洋的過度開發,

這支仍依靠最原始方法進行采捕的民族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
已變得岌岌可危,同時,他們世代延續的傳統也在逐漸消失。
為了記錄他們的生活,英國攝影師詹姆斯 · 摩根進行了長達數月的跟蹤拍攝。



巴瑤族在海上的生活已延續了數個世紀,

他們居住在手工製作的 "lepa-lepa" 船上,
船上存放著所有生活必需品,包括煤油燈、食物、水甚至植物。



巴瑤族的一生都在海上,到海岸僅僅是為了交易或修理船隻。



捕魚是巴瑤族最主要的生計來源,每一個巴瑤族都是高超的潛水者,

他們潛水到 100 英尺(約合 30.5 米)的深海中尋找石斑魚、珍珠和海參。



但是常年潛水對巴瑤族的身體造成了很多傷害,

不少巴瑤族的人活不到年老就會殘疾甚至死去。



巴瑤族的孩子從幼兒時期就會學習遊泳和潛水,

當他們還是孩子時就已學會了捕魚,
但是常年處於水壓不斷變化的生活中,
導致他們的耳膜破裂。



巴瑤族堅持著自然捕魚的方法,

他們反對使用炸藥或化學藥物捕獲魚類,
然而馬來西亞政府希望巴瑤族能上岸生活。
不少年輕人長大後會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船隻,
選擇去岸上生活。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巴瑤族離開了海洋,
他們的文化即將滅絕,或許等到這一代人全部老去,
就再也不會有 " 海上遊牧民族 " 的存在。
海上無亂石,那有好風浪;
人生無曲折,那有好前途。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