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註冊
登錄
論壇
搜索
導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統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應用通知 (0)
應用邀請 (0)
民間優質論壇
»
天南地北哈啦分享區
» 能深潛 30 米捕魚的一個民族 (組圖)
返回列表
發帖
甩繩馬騮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甩繩馬騮
當前離線
主題
25839
威望
279196
發帖
25801
回帖
857
天橋下說書
11747
影片分享
0
遊戲分享
15
猜謎參與
2638
分區版主
UID
2990
帖子
26658
精華
24
積分
279196
活力
279229
閱讀權限
180
在線時間
7996 小時
註冊時間
2013-2-22
最後登錄
2025-8-1
1
#
跳轉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體大小:
t
T
發表於 2018-4-3 03:27
|
只看該作者
能深潛 30 米捕魚的一個民族 (組圖)
這個民族畢生漂泊海上能深潛 30 米捕魚
如今面臨滅絕
( 來自 : 企鵝号之一 )
普世將逐水草而居的人們稱為遊牧民族,
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海域上
,
世代棲居著一支別樣的遊牧民族——巴瑤族。巴瑤族並不逐水草,
而是遵循最原始的采捕方式,他們被稱為 " 海上吉普賽人 ",
也是最後一支 " 海上遊牧民族 "。
由於人類對海洋的過度開發,
這支仍依靠最原始方法進行采捕的民族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
已變得岌岌可危,同時,他們世代延續的傳統也在逐漸消失。
為了記錄他們的生活,英國攝影師詹姆斯 · 摩根進行了長達數月的跟蹤拍攝。
巴瑤族在海上的生活已延續了數個世紀,
他們居住在手工製作的 "lepa-lepa" 船上,
船上存放著所有生活必需品,包括煤油燈、食物、水甚至植物。
巴瑤族的一生都在海上,到海岸僅僅是為了交易或修理船隻。
捕魚是巴瑤族最主要的生計來源,每一個巴瑤族都是高超的潛水者,
他們潛水到 100 英尺(約合 30.5 米)的深海中尋找石斑魚、珍珠和海參。
但是常年潛水對巴瑤族的身體造成了很多傷害,
不少巴瑤族的人活不到年老就會殘疾甚至死去。
巴瑤族的孩子從幼兒時期就會學習遊泳和潛水,
當他們還是孩子時就已學會了捕魚,
但是常年處於水壓不斷變化的生活中,
導致他們的耳膜破裂。
巴瑤族堅持著自然捕魚的方法,
他們反對使用炸藥或化學藥物捕獲魚類,
然而馬來西亞政府希望巴瑤族能上岸生活。
不少年輕人長大後會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船隻,
選擇去岸上生活。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巴瑤族離開了海洋,
他們的文化即將滅絕,或許等到這一代人全部老去,
就再也不會有 " 海上遊牧民族 " 的存在。
收藏
分享
海上無亂石,那有好風浪;
人生無曲折,那有好前途。
返回列表
[收藏此主題]
[關注此主題的新回復]
[通過 QQ、MSN 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