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氏病,巴病,帕金森氏症,帕金森氏病...)

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氏病,巴病,帕金森氏症,帕金森氏病,行動退化症,震顫麻痺,顫癱)  

審稿:神經科醫學會
英文名稱:Parkisonism, Parkinson's disease, PD
就診科別:神經科.復健科.老年醫學科
身體部位:腦部.四肢
症狀:疲倦.肌肉痠痛.抽筋.手腳顫抖.肢體僵硬.無力.關節痛.彎腰曲背.動作遲緩.面無表情.口齒不清.音調呆板.吞嚥困難.缺乏平衡感.頭暈.便祕.胃脹.夜晚頻尿.排尿困難.多汗.心悸.皮膚潮紅.性功能障礙
併發病症:褥瘡 . 骨折 . 腦膜下腔出血 . 失智症 . 憂鬱症 . 焦慮症 . 妄想症 . 異動症 . 肌張力不全 . 睡眠障礙 . 呼吸系統感染 . 肺炎 . 支氣管炎 . 腸胃炎 . 心功能衰竭 . 敗血症
巴金森氏症是高齡族群三大退化性神經疾患之一,普遍率僅次於阿茲海默症。典型的臨床症狀以動作(活動)障礙為主,包括:手腳不自主的抖動、四肢僵硬、行動遲緩和平衡障礙。手腳抖動在靜止狀態下最明顯,情緒緊張時也可能加劇,而在睡覺及活動時消失;身軀的僵直多出現在關節部位,如手肘、手腕,僵硬嚴重時會帶來疼痛,造成身體只能彎腰駝背;動作緩慢特別在姿勢改變的時候發生,坐、站、行走都很費力;缺乏平衡感,造成容易跌倒引發更嚴重的外傷;還有面部表情少、說話變慢變含糊、字越寫越小等。其他非動作性的病症還有自律神經系統失調症候群,包括便祕、低血壓、尿失禁、頻尿等。
巴金森氏症的病症會持續漸進,隨著時間發展又可分為五期:
第一期:單側肢體發病,對日常生活不影響。
第二期:雙側均有病症出現,身體微駝,但平衡感仍屬正常。
第三期:步態不穩,已無法維持平衡,影響日常生活,有些工作也無法勝任。
第四期:有嚴重的活動困難,需靠他人或輔具協助。
第五期:終日仰賴輪椅或臥躺在床,生活起居全需他人照料。
從第一期到第五期的時間不等,目前醫療上只能透過藥物治療來控制病情,無法痊癒,但可減少併發症的發生、降低死亡率,有效改善生活品質。


好發族群:
中老年人,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遞增。六十歲以上發病人口占1%,七十至七十九歲再略增為1.5%。
家族成員中已有巴金森氏症病史的人。
生活或工作環境中受到錳及其他金屬汙染的人,如製鋼、焊接、電池工廠、印刷、木料染色、纖維漂白等。
暴露在使用農藥的耕作環境、或長期食用遭農藥汙染之食品的人。
頭部曾受嚴重外傷、感染病毒或細菌、長腦瘤的人,也容易產生類似巴金森症狀的現象。
吸食毒品或藥物濫用者。


疾病病因:
大腦基底核控制人體自主運動,基底核中的黑質細胞會分泌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稱為多巴胺,多巴胺的正常分泌與否將影響動作順暢程度。當黑質細胞退化或死亡,多巴胺濃度低於正常人的80%,就會產生各種活動障礙。
典型的巴金森氏症指的是原發性、無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巴金森氏病,亦屬狹義的巴金森氏症,可能的原因有:
年齡老化,隨著年紀增長,多巴胺神經細胞的數量自然會減少凋零,提高巴金森氏症的發病率。
家族遺傳,本身帶有突變的基因,又稱為家族型巴金森症。
另外還有發病年齡在二十歲以前的少年型巴金森症,與二十一至四十歲之間發病的青年巴金森病,亦歸在原發性巴金森氏症中,均屬不明原因導致神經退化,所引發的運動障礙症。
其他廣義的各種巴金森氏症,則屬於次發性的巴金森氏症候群,與其說是病,不如說是症狀,主要由外在因子諸如環境、疾病、外傷等,造成類似巴金森氏症的臨床表現。原因可能包括:阿茲海默症、紋狀體黑核退化症、進行性核上麻痺症、基底核皮質退化、畢克氏病等多種與大腦神經退化有關的疾病,以及長壓性水腦症、腦瘤、中風、頭部外傷,或者藥物(毒品)、中毒(包含重金屬、一氧化碳、汽油、農藥和除草劑等化合物),感染愛滋病毒或肺炎、嗜睡性腦炎等,這些外因都會影響並損害腦內多巴胺細胞,造成不同程度的巴金森氏症狀。


預防:
豐富的纖維能自然提高大腦左旋多巴的濃度,所以應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富含花青素的蘋果、草莓、藍莓,以及富含生物鹼的茄子、彩椒、青椒,而要減少攝取動物性蛋白質、動物脂肪、乳製品等易干擾左旋多巴進入腦部的食物。
維生素E有益抗氧化,預防退化性疾病,可以透過多吃堅果、烹調使用植物油來加以補充。
盡量選擇有機無毒的農產品,降低農藥殘留體內、病發巴金森氏的風險。
適量飲用咖啡、綠茶,有助改善巴金森氏症。
每日規律運動,特別注重關節與背部的舒展。運動會使頭腦釋放多巴胺,可延緩病情,並增加自我照顧的能力。
多參與互助團體的活動,保持樂觀的心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