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癌症不必忍痛 介入性疼痛治療可緩解

癌症不必忍痛 介入性疼痛治療可緩解

好醫師新聞網 2020/04/23 10:46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臺北慈濟醫院麻醉科莊淨為醫師

晚期癌症患者最大的痛苦不是生命即將走向終點,而是被病魔折磨的疼痛;但是隨著醫學的發達,止痛方式已有長足進步,尤其是介入性疼痛治療,可以改善大多數的疼痛,幫助患者和癌魔奮戰時可以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64歲余媽媽是位單親媽媽,育有兩子,提拔他們長大、結婚建構家庭後,原想可以退休享福,卻在一年前出現上腹部疼痛、拉肚子且體重逐漸減輕等症狀,至台北慈濟醫院檢查得知罹患胰臟癌,且病程已至末期,此消息令她心境上難以接受,加上生理疼痛及服用止痛劑的副作用,更使她痛苦難抑。經麻醉科莊淨為醫師與胃腸肝膽科合作,施以介入性治療後,不論止痛劑的副作用或是癌症造成的內臟疼痛,皆有大幅改善。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癌症存活率也越高,亦代表著臨床上須處理病患頑固性癌症疼痛的機率越高。疼痛,影響癌症患者生活品質甚鉅,然而並非所有的癌症病患都會經歷疼痛,且疼痛的原因也不盡相同。麻醉科莊淨為醫師說明,依照疼痛的生理機制,大致可分為傷害性疼痛和神經性疼痛兩種。傷害性疼痛是因軀體(如骨骼肌肉軟組織)或臟器周邊神經的痛覺接受器直接受到刺激,進而產生痛覺,像是女性的經痛、胃痛或肌肉痠痛等;而神經性疼痛則是因周邊或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混亂或病變,如:自發性的不正常感覺,像是燒熱痛、刺痛或割傷痛等。而癌症疼痛多混合這兩種機制。

莊淨為說,當患者感到絕望、憂鬱或壓力等負面情緒時,透過身心交互作用將可能放大其痛感。由於疼痛是一種主觀感受,因此評估時需詳問病患病史、藥物反應、疼痛指數及模式、好發時間及長短等,再依個體化之間的差異給予止痛建議並加以治療。原則上初始以口服或經皮吸收等非侵入性方式治療,但部分病患接受一段規律的藥物止痛治療後,很可能出現止痛效力減弱,或是無法負荷藥物副作用的狀況,此時便需要及早施行介入性治療,可提高不少生活品質。

以余太太為例,為醫治其因胰臟癌引發的腹部內臟疼痛問題,除施以嗎啡治療外,也輔以介入性疼痛治療。莊淨為醫師說明,「原則上會先在內臟神經附近注射局部麻醉藥測試,若患者腹部疼痛能減緩五成以上,便可實行進階的內臟神經阻斷術;透過X光影像或電腦斷層導引,精準定位神經叢的位置、確定針尖位置無誤後,注射高濃度酒精,或是採高頻熱凝針注射療法,達到破壞內臟神經效果。」當內臟神經遭致破壞,使感覺訊息難以藉由這個媒介傳到大腦時,病患上的疼痛感就能減輕許多。

莊淨為表示,「在末期疾病疼痛照護領域,有一句話是:寧可用一天生命,換取一天不痛。」介入性疼痛治療的持續時間雖因人而異,可能三個月至半年,也可能只有幾週,但及早輔以介入性治療疼痛控制,再加上傳統的鴉片類藥物治療,即可讓癌症疼痛患者在初期免於很多的不舒服,擁有較佳的生活品質外,也會更有勇氣面對下一階段的治療。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