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迷思/血便只是痔瘡破裂?

迷思/血便只是痔瘡破裂?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2020/03/13 23:30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 黃洸偉



63歲陳媽媽才剛退休2年,年輕時就有痔瘡問題,偶爾會有糞便帶血的狀況發生。因此,近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以為只是痔瘡出血而不以為意。直到女兒苦口勸說,進行無痛腸胃內視鏡檢查,赫然發現大腸內有幾處瘜肉,其中,還包含有高度癌化風險的管狀絨毛腺瘤瘜肉最大約2.0公分。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黃洸偉表示,「糞便帶血」是臨床上常見的問題,不少人因為本身患有痔瘡,若出現大便有血都會直接聯想到是因為痔瘡的關係,而拿來自我催眠不需做大腸篩檢的藉口。

發生糞便帶血的原因很多,如痔瘡、肛裂、大腸瘜肉、大腸炎、大腸憩室症,甚至大腸癌等。雖然糞便帶血以良性病灶居多,但「出血」是個重要警訊,提醒民眾注意腸道健康,最怕是自我診斷忌諱求醫,延誤確診與治療時機。

根據台大與長庚醫院針對無症狀一般風險接受健康檢查者,同時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與大腸鏡檢查,發現糞便潛血陽性確診個案中約有45%為腺瘤型瘜肉及大腸癌,約55%為痔瘡、增生型瘜肉(一般認為沒有致癌風險)或其他原因。

黃洸偉指出,因此,若發現自己如廁時糞便帶血,或者進行糞便潛血篩檢呈陽性反應,不要自認為只是痔瘡無大礙,而是應該赴醫就診,透過內視鏡檢查來確定出血真正原因。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癌症發生率,大腸癌為十大癌症中排行第2名,從2013年後大腸癌發生人數每年都超過15,000人,2016年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41.29人。

黃洸偉提及,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大腸癌好發50歲以後,會隨年紀逐漸增加發生率。根據國外大型研究指出,透過大腸腺瘤性瘜肉切除可以降低76%~90%的大腸癌發生,並且降低50%大腸癌死亡率。

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的民眾,每2年免費一次的「定量免疫法」的糞便潛血檢查。若糞便潛血篩檢為陽性,則建議進一步以大腸鏡檢查,因為通常有一半機會是腺瘤型瘜肉及大腸癌,早期發現予以切除,減少大腸癌上身。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