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患者福音 失智藥給付納入「腦中風病史」

患者福音 失智藥給付納入「腦中風病史」

好醫師新聞網 2020/01/08 12:15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以往失智症患者健保用藥的規定,只要有腦中風病史就會被排除在外,造成部份失智者家庭沉重負擔;健保署已於上個月更新失智症藥品給付規定(健保審字第1080036511號),刪除原本「腦中風病史」為使用失智治療藥物排外條件,擴大了藥物給付適用範圍,台灣臨床失智學會支持此改變,並且認為可嘉惠更多病患與家屬。

現有臨床使用的失智症治療藥物分為兩大類,共四種藥物,分別為乙烯膽鹼酯脢抑制劑(AChEIs)類的愛憶欣(Aricept)、憶思能(Exelon)、與利憶靈(Reminyl),此類藥物可減少乙烯膽鹼的代謝,增加腦內乙烯膽鹼的濃度;及NMDA受體抑制劑類的威智(Witgen)。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 胡朝榮醫師   (現為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表示,健保給付上述藥品僅限於阿茲海默症與巴金森氏症患者,並且對於病史、病情嚴重等狀況訂有給付規定。縱使是阿茲海默症與巴金森氏症患者,如有腦中風病史,依照原本規定,健保是不給付藥物的使用。

腦中風的又名腦血管疾患,大致可分為梗塞性腦中風和出血性腦中風兩種,不儘然所有的腦中風會被病患或家屬察覺,尤其是小血管病變。

胡朝榮說,腦部小血管病變通常和長期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有關,小血管因為病變逐漸狹窄,當單一條小血管阻塞而造成的腦梗塞,稱之為小血管病變腦梗塞,小血管病變腦梗塞影響的腦組織範圍很小,患者可能未能察覺且未就醫,因此臨床上常有病人表示「沒有腦中風病史」的腦中風。

以往失智症診斷時常遇到臨床病程傾向是阿茲海默症,且個案表示沒有腦中風病史,但是電腦斷層或是磁振造影掃描有「腦中風」的特徵,此情況下臨床醫師考慮的診斷可能為「阿茲海默症合併腦血管疾病」或是「混合型失智症」,依照健保署修改前的給付規定,藥物的給付常有爭議。

另一種情形是,確診為阿茲海默症後,才有腦中風,同樣依據舊的給付規定,原本使用的失智症治療藥品可能變成不再被給付,必須停止使用失智症治療藥物的窘境。

究竟「腦中風病史」對失智症藥物療效的影響為何?胡朝榮指出,許多研究支持失智症治療藥物對血管性失智症有療效,至於對有腦中風變化的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療效研究顯示,失智症治療藥物不僅對認知有效果,也能改善患者的精神行為及自我照顧功能。

另一項研究比較有無腦中風病變兩組的阿茲海默症療效,研究結果顯示失智症治療藥物有無腦中風病變的兩組阿茲海默症都有類似的長期效果,對於所有腦中風的種類,小血管型的腦中風的效果尤佳。

健保署回應醫界的建議進行此項修改,修改後的確減少給付的不必要爭議,而且可以讓更多的病患獲得適當的藥物治療。縱然,治癒失智症仍長路漫漫,國內外醫藥界仍努力開發新的藥物,但因為失智症病患倍數增加,此次健保署規定的一小步改變已讓許多的病人與家屬獲得更好的治療。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