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研究/預防巴金森氏症及失智症 這些食物不要碰

研究/預防巴金森氏症及失智症 這些食物不要碰

好醫師新聞網 2019/06/25 10:56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中報導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中市政府衛生局與財團法人RBI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日前舉辦巴金森氏及失智症研討會;中山附醫陳盈汝營養師指出,根據科學研究,醬菜、牛肉、奶製品及氣泡飲料都會加速巴金森氏症惡化。中山醫學大學何應瑞教授研發的神經新生療法,已經獲得衛生福利部核准,正在5家醫學中心進行二期臨床試驗。

巴金森氏症是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此疾病好發於60歲以上的老人,70歲之後約有2-3%的人口罹患此病,台灣約有10萬名患者,全世界估計有800萬名患者。此疾病的症狀多樣化,包括四肢顫抖僵直無力,導致運動障礙、精神症狀及失智症,症狀惡化的速度很快,在疾病確診之後3- 5年內約有30- 50%的患者會合併出現失智症,5- 7年可能導致患者完全失能,因此造成患者、家屬與社會很大的衝擊。

中山附醫神經科陳安芝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症是一種腦部病變退化的疾病,疾病產生的病理原因包含基因突變、遺傳、環境毒素和退化,目前最常使用的藥物是左多巴(L-dopa),此藥物雖然沒有辦法阻止神經繼續退化,也無法預防患者出現失智症,但是依照醫師指示,規律服藥可以減輕運動功能障礙,以維持日常生活功能。

有22年臨床經驗的弘光科大物理治療師呂麗華教授,分享日常保健的運動方法,藉由漸進式增加運動幅度的大動作原則,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學習無痛練習,長期下來可以增加關節靈活度、訓練肌耐力與心肺功能;在日常中保持漸進性的運動,可以預防及延緩退化,也可以讓患者安全地自主生活,保持平衡不再摔跤。

中山附醫陳盈汝營養師指出,根據科學研究,醬菜、牛肉、奶製品及氣泡飲料都會加速巴金森氏症惡化,平日盡量多吃高纖蔬果、非油炸食品及魚類,才能延緩疾病退化之速度。另外要依據患者的吞嚥狀況,選擇將食物煮軟爛或打成泥狀;若是患者經常喝水嗆到,則需要考慮將液體或湯汁變得濃稠一些以增加阻力,可以購買食品增稠劑或以少量太白粉或地瓜粉使湯汁變稠,有利於吞嚥;在保健食品選擇上,建議詢問醫師必要性及可行性後再進行購買。

中山醫學大學教授,同時也是瑞金基金會董事何應瑞博士指出,患者的認知退化與憂鬱問題必須由生理、心理、社會等三個面向積極介入,從生理角度,要治療巴金森氏症必須三管齊下: 1. 抑制神經死亡、2. 增加神經新生、3. 恢復神經正常活性。達成上述三項功能,將可以看到神經不再繼續死亡(或死亡的數量減少,因此神經發炎減少)、受損的腦部組織逐漸修復(或原本萎縮的體積逐漸回升),異常的神經電活性會恢復正常。何教授以其神經科學與藥物學的專業背景,採用頭孢曲松治療巴金森氏症,他的研究結果獲得許多國家授予專利,並且獲得美國FDA及我國食藥署核准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詳細情形可以從台灣藥物臨床試驗資訊網查詢;美國NIH網站也有登載此項臨床試驗。

實驗報告登載網址: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r ... =&Search=Search

何應瑞指出,巴金森氏症有記載的歷史已200年,新的藥物療法,必須經過非常嚴謹的臨床試驗,才可以廣泛應用於治療病人。臨床試驗需要龐大資源,需要大家一起協助,讓醫藥研發盡快成功,以便嘉惠患者。

為使研究項目能獲得更深度支持,財團法人RBI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也呼籲社會各界捐款支持,以推廣人類抗齡照護之學術研究及教育為目的,促進人類生理、心理及社會都處於一種美好安寧的健康狀態為宗旨,鼓勵並推廣巴金森氏症及失智症等相關醫學及長期照護研究發展,期望能讓社會大眾能更加關注此議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