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老婦骨盆器官脫垂 坐立難安

老婦骨盆器官脫垂 坐立難安

台灣新生報 2018/02/07 00:00

一名七十六歲婦人,因骨盆器官脫垂而坐立難安,原以為能自行恢復,但發生二、三天後驚覺不對,即趕緊就醫治療;經檢查發現,婦人在三年前就有輕微脫垂的情形,近來因打掃、深蹲、搬重物,造成骨盆器官嚴重脫垂,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張廷禎表示,經客製化婦女骨盆器官脫垂的矯治手術後,目前已出院返家休息。

婦女骨盆器官脫垂,是一種相當常見的疾病。婦女懷孕和生產是骨盆器官發生脫垂的最常見原因,其次是產後時期的恢復不夠周全,以及局部組織後續的老化現象(後來的長時間裡持續累積擴大的傷害)等等因素。張醫師表示,婦女骨盆器官脫垂,指的就是骨盆腔的內臟器官(如子宮、膀胱、直腸),由陰道的孔洞位移脫落出來,所以骨盆器官脫垂的患者會產生頻尿、漏尿、排尿及排便困難的症狀。

據統計,自然生產二胎以上的婦女,終其一生發生脫垂的風險值為十至二十%,生產次數愈高者,其風險愈高。若計算發生尿失禁的比例,則其發生率更可以達到二十至五十%。以嚴重程度來區分,其中程度較輕微者佔五十%,中等程度的約四十%,嚴重程度者(整個子宮/膀胱外翻)大約佔十%。張醫師表示,生過一個小孩,發生骨盆器官脫垂的風險是未生過的四倍;生過二個小孩,其發生骨盆器官脫垂的風險是未生過的八倍;生過三個小孩,其發生骨盆器官脫垂的風險是未生過的九倍。

一般而言,依各國不同國情,每年接受手術的病患比例大約佔總人口數的千分之○‧五至一,全台約有二萬三千人須因此手術。女性比起男性更容易出現骨盆功能障礙,原因包括先天尿道較短、懷孕及生產造成骨盆底結構損傷、和女性的更年期產生的老化作用。其中,懷孕及生產所造成的骨盆底肌肉筋膜的損傷,使得前後陰道壁及子宮的支持結構受到嚴重損害。

目前骨盆器官(子宮/膀胱/直腸)脫垂的治療方式,包括一、行為療法、二、保守療法,包括骨盆底肌肉訓練治療、局部藥物治療、使用子宮托,三、手術治療。輕微者可以採取保守療法,中重度者考慮手術療法。

手術的方式分成兩大方式:一、以自體組織進行修復(Native tissue reconstruction),二、以人工(網膜)材料進行局部加強的手術(mash-based reconstruction),這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臺大醫院自行設計出高性能的骨盆底人工網膜支持性(懸吊)系統,可一次性同時矯正婦女尿失禁以及骨盆器官脫垂設計,並且是一種可以針對病患不同質性,提供客製化剪裁的輔助系統。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