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莞語專欄-紅斑性狼瘡 半世紀治療進展

莞語專欄-紅斑性狼瘡 半世紀治療進展

台灣新生報 2016/05/02 00:00

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簡稱SLE)是一種原因不明而侵襲皮膚、關節、腎臟、肺臟、神經系統、漿膜,或其他器官的慢性發炎性疾病。此病的特色是免疫系統的異常,特別是抗細胞核抗體以及各項自體抗體的產生。每位患者受侵犯的器官可能不同,甚至同一位患者在不同時期,受侵襲的器官也可能不同。此種臨床表現詭異多樣的疾病,無論在診斷與治療上都是一種挑戰。

目前全世界約有500萬紅斑性狼瘡患者,治療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劑(NSAIDs)、抗瘧疾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藥物,如cyclophosphamide、azathioprine、cyclosporine、mycophenolate等。甚至抗癌藥物methotrexate也用來治療不易控制的病況。這些藥物對重症病患往往造成副作用大、免疫力降低、併發感染等問題。

生物製劑也就是免疫標靶療法,是目前治療紅斑狼瘡及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新希望。其中2011年3月美國FDA核准由人類基因組科學公司和GSK藥廠聯合開發研製的新藥beli-mumab(Benlysta),藉由阻斷可溶性BLyS與B細胞上BLyS受體相互結合,可抑制B細胞(包括自身反應性B細胞)的生存、減少B細胞導向製造免疫球蛋白的漿細胞分化路徑。該藥成為近50多年來,第一個獲准使用治療紅斑性狼瘡新藥。

事實上,目前紅斑性狼瘡的潛在治療新藥仍蓬勃發展,包括:(1)漿樣樹突狀細胞抑制劑(2)JAK抑制劑tofacitanib;(3)其他BlyS/APRIL抑制劑,包括tabalumab與blisibimod;(4)針對抗B細胞的單株抗體,如CD74抗體mi-latuzumab、CD22抗體epratuzumab和CD20抗體obinutuzamab;(5)abatacept,針對T-B細胞之間相互作用的治療藥物;(6)IL-6拮抗劑:tocilizumab治療SLE的臨床試驗顯示關節炎改善,但是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的發生率高;(7)蛋白酵素抑制劑nelfinavir:對巨噬細胞、T細胞和樹突細胞具有免疫調節作用,通過抑制TLR2和4活化,進而減少細胞激素的釋放;(8)干擾素-α單株抗體rontalizumab、sifalimumab和anifrolumab:均在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

其中,sifalimumab在今年3月發表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高劑量1200毫克的組別療效反應達到59.8%,顯著高於安慰劑組的45.4%。另外,獲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的「青蒿素之母」屠呦呦,其長年研究的雙氫青蒿素除可治療瘧疾,近日更提出新藥申請治療紅斑性狼瘡,可望造福許多患者。

過去生物製劑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相當成功,但在紅斑性狼瘡卻非常困難,自從FDA核准生物治劑於此病治療突破新局後,期待目前試驗中的新藥,能對現有治療無效的紅斑性狼瘡患者提供另一能控制疾病、增進生活品質的選項。(雨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