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註冊
登錄
論壇
搜索
導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統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應用通知 (0)
應用邀請 (0)
民間優質論壇
»
中醫看診
»
認識【中醫看診】小百科!
» 「口渴、頻尿、容易餓」恐已糖尿病初期! 醫曝控糖...
返回列表
發帖
最佳男主角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最佳男主角
當前離線
主題
21032
威望
764675
發帖
21031
回帖
63840
天橋下說書
45056
影片分享
19641
遊戲分享
273
猜謎參與
71
總版主
UID
12
帖子
84870
精華
626
積分
764675
活力
764660
閱讀權限
200
性別
男
在線時間
19769 小時
註冊時間
2012-5-21
最後登錄
2025-9-20
1
#
跳轉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體大小:
t
T
發表於
3 天前 15:41
|
只看該作者
「口渴、頻尿、容易餓」恐已糖尿病初期! 醫曝控糖...
「口渴、頻尿、容易餓」恐已糖尿病初期! 醫曝控糖關鍵:「飯後堅持1習慣」最有效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2025年9月17日 週三
隨著現代飲食的西化與精緻化,生活節奏的緊張化,五花八門的夜生活,甚至3C電子產品的普及化,都可能讓大家陷入糖尿病的風險中,一旦發現自己開始出現口渴、頻尿、容易飢餓、疲勞或是視線模糊等症狀,都有可能已經有了初期糖尿病(第二型)的情況。
中醫觀點看糖尿病:喝多、吃多、尿多
中醫師林坤立說明,在中醫學的認知裡,糖尿病被歸類在「消渴症」的範疇,會細分成「上消」,因肺燥所致的渴而多飲(喝多);「中消」,胃熱所致的消榖善飢(吃多);「下消」,腎虛所致的小便頻數(尿多)。 根本的病因是由於臟腑機能不調,勞逸過度、飲食不節以及情志不暢等綜合因素導致,使體內氣血津液輸布失常,因而出現各種症狀。
有別於西藥的治療機轉可能是抑制體內糖質增生和肝醣分解,或延緩腸道內葡萄糖的吸收,中醫會依據患者現階段身體狀態的寒熱虛實及病位臟腑,去調節氣血平衡狀態,達到陰陽平衡的穩定,用藥上不論是補氣補血藥、滋陰潤燥藥、清熱瀉火藥、活血散結藥、通瀉藥都會隨症加減使用,能讓周身的糖分有效的被利用或儲存,達到控制血糖的效果。
日常預防、控制、改善糖尿病這樣做
1、針灸與穴位按摩助穩定血糖
穴位的按摩或針刺也有輔助穩定血糖的效果,推薦大家可以多按揉胃經的足三里穴(膝下三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或脾經的陰陵泉穴(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2、中藥養生茶助血糖控制
現在許多人都有喝手搖飲的習慣,不如改喝中藥的養生飲,針對血糖控制會推薦飲用「黃耆枸杞茶」只要取黃耆3-5片,枸杞一小把(約10顆),熱水沖泡後放置合適溫度即可服用,這兩項中藥材目前許多研究論文也都證實了它們對血糖控制的有效性,所以可以放心服用。
3、飲食順序法助穩定血糖
儘管中醫能有效幫助穩定血糖,還是要提醒大家平時仍要盡量避免過多攝取高糖、高油、高精緻的食物,可以多攝取高纖維。
可以利用「飲食順序法」來避免食物進入體內升糖過速,先吃高纖維食物如蔬菜及低糖水果類,接著吃蛋白質類,最後才是澱粉主食,澱粉主食選擇部分全穀雜糧或糙米等,湯品建議勿食勾芡類湯品。
此外, 林坤立建議,用餐後散步慢走至少15分鐘,除了可以降低升糖速度過快外,也有助於腹部肌肉正確收縮及放鬆,促進腸胃蠕動,對於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都會有幫助。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1
評分人數
甩繩馬騮:
很棒的資訊分享!給您掌聲鼓勵! ...
威望 + 10
活力 + 10
收藏
分享
返回列表
[收藏此主題]
[關注此主題的新回復]
[通過 QQ、MSN 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