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第六十九章 找說法謊稱炸中國使館為失誤,迫於輿論壓力白宮不得不認錯

話說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自3月24日公然對南聯盟實施野蠻轟炸以來,轉眼間已有40多天。這40多天的狂轟爛炸,給南聯盟人民造成了巨大災難,嚴重地威脅著歐洲穩定與世界和平。國際輿論普遍譴責北約暴行,要求立即結束戰爭。這顯然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是不利的。

1999年5月6日,德國波恩,關注科索沃危機的國家和人民都聚焦在這裡。

科索沃問題八國外長會議正在這裡舉行。這天,八國外長就政治解決科索沃危機達成原則協議。同時,會議還決定,八國外長會議主席要將這次會議的結果通報中國政府。會議還決定,八國外長會議達成一致的政治解決科索沃危機的原則精神,將變為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

就在當天,美國總統克林頓同德國總理施羅德在波恩進行會晤時共同認為,八國外長會議就政治解決科索沃危機達成的原則協議是科索沃戰爭“向和平解決方向邁出的實質性一步。”在這個協議中特別強調經過“聯合國同意和作出決定”。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發動對南聯盟戰爭是未經聯合國批准的,美國想以北約取代聯合國,不僅沒有取代得了,反而遭到了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的譴責。對南聯盟進行了40多天的空襲,南聯盟卻沒有屈服,如何收場?此時美國人才想起了聯合國,想起了要為自己的野蠻行徑“補辦手續”。

中國政府的態度是:解決科索沃危機的前提是北約必須首先立即停止對南聯盟的轟炸,一切解決方案要經過主權國家南聯盟的同意。

然而,人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僅僅在上述行為的幾個小時之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竟對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進行極其野蠻的轟炸,5枚精確制導導彈從不同方向對使館建築進行攻擊。對此,全世界人民無不感到震驚:美國人瘋了,北約瘋了,他們竟野蠻地轟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

當地時間5月7日夜11時50分,在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內,忙碌了一天的使館工作人員開始準備就寢,從現場採訪歸來的中國記者仍在趕寫稿件。就在這時,5枚北約導彈接連襲擊了使館主樓和大使官邸。巨大的爆炸聲撼動著大樓,水泥、玻璃碎片四處飛濺,大使館主樓開始倒塌,四處濃煙滾滾,烈火熊熊。

使館文化參贊劉鑫泉立即開始組織撤離。外交官們不顧傷疼,把窗簾布撕碎,擰成長長的繩索,扔出窗外,然後開始順著繩索從四樓滑到三樓,再從三樓滑到二樓。南聯盟的消防車立即趕到了現場,消防隊員們用高壓水龍頭壓住火勢,將雲梯伸向搖搖欲墜的主樓,幫助使館工作人員逃出火海。

在劫後餘生的使館人員中,有20餘人受傷,其中6人傷勢嚴重,有的滿臉是血,有的頭骨破裂,有的胳膊折斷,還有一名完全休克。

大使潘佔林在使館門口清點了撤出和被搶救出來的人員,發現仍有3人下落不明。救援人員又沖人火焰熊熊的大樓,搜索房間,翻動瓦礫,尋找失蹤人員,最後從坍塌的廢墟中先後找回了滿身血跡的新華社記者邵雲環和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及夫人朱穎,他們已光榮地以身殉職。

中國大使館的主樓已由一幢由花崗岩建成的白色建築被炸成了廢墟,只有那面被中國記者鮮血浸染的五星紅旗,仍然在中國駐南聯盟使館高高飄揚,在濃濃黑煙的背景前顯得更加鮮豔奪目。

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的消息傳來,舉國震驚,世界震驚!

中國政府當日發表嚴正聲明,最強烈抗議北約野蠻侵犯中國主權、粗暴踐踏中國尊嚴的罪惡行徑,也是對維也納外交關係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肆意踐踏,要求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此承擔全部責任,並表示中國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中國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各人民團體以及新聞單位也紛紛發表聲明或舉行座談、集會,聲討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血腥暴行。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義憤填膺的高校學生和人民群眾紛紛舉行示威遊行,嚴厲聲討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暴行,堅決支持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嚴正立場。他們高呼:“中國不可欺,中華民族不可侮!”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暴行,從反面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憂患意識和愛國熱情,人們在高呼“反對侵略”、“反對霸權”、“捍衛主權”的同時,再次發出“愛我中華”、“振興中華”的心聲。

祖國的強盛、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是中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廣大青年學生和各界群眾紛紛表示,要化悲憤為動力,刻苦學習,勤奮工作,奮發圖強,用切實的努力發展生產,發展科技,實現工業、農業、科技、國防的現代化,增強祖國的綜合國力。這是最寶貴的、應予大力發揚的愛國主義精神。

事件發生後的當天和日後,世界上主持正義的國家、政要、新聞機構紛紛發表談話,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暴行予以譴責。

正在華盛頓訪問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事件發生後的當晚即發表聲明,表示震驚,強烈要求尋求政治解決科索沃危機。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於第二天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北約襲擊中國駐南使館的野蠻行徑,認為這純粹是橫行霸道。北約成員國英國的議員託尼,本、意大利議員倫佐。古貝特等,也都紛紛發表談話,對這一野蠻行徑表示憤慨和抗議,認為北約犯下了又一戰爭罪行。印度、越南、日本、烏克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坦桑尼亞、南非、希臘等政府領導人,都對這一暴行表示譴責抗議。就連有正義感的美國各界人士也對北約的野蠻行徑表示震驚和強烈憤慨。

5月9日,中國駐美大使李肇星收到了三位美國人士送來的四種雪白的鮮花:白鬱金香、白紫羅蘭、白劍蘭、白玫瑰。花束中的短箋寫道:“我們的言詞難以讓您寬慰,我們為給您引起民族痛苦表示十分的抱歉,請原諒我們。我們和您一起悲悼,希望世界獲得和平。”大使銜參贊孫維學在這一天也收到了一對美國夫婦送來的雪白鮮花,花束的卡片上寫著:“對您在貝爾格萊德同事的不幸表示深切而真誠的悲痛。”

科羅拉多州斯特拉斯堡一家農場主斯拉格爾夫婦是記者站10多年的老朋友。斯拉格爾夫人在電話中說,“北約襲擊中國使館是十分可怕的事件,我從電視上看到這一消息,馬上叫來了丈夫一起看,我們都認為,這是很壞的事情,對此感到非常抱歉。”

斯拉格爾先生認為,北約襲擊南斯拉夫事本來就不應該發生,這無正當理由。他們說:“中國近日發生了示威遊行,我們認為,中國人有權表達他們的感情。”

記者的鄰居諾里斯一家人對中國十分友好。當天下午,這對老夫婦專門造訪,送來一盆菊花,內夾一封短箋。他們用工整的字體寫道:“聞悉你們在貝爾格萊德的同事不幸遇難,我們感到非常抱歉。但願讓時間來治癒‘我們錯誤政策’所造成的創傷,也希望時間能使兩國回到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標的軌道上來。“諾里斯夫婦送來禮物時,一再說”抱歉、抱歉“。

迫於輿論的壓力,克林頓用外交辭令作了一些反映。他於5月10日視察美國俄克拉何馬州遭受龍捲風襲擊災情之後對記者說:“導彈擊中中國駐南使館是一個可悲的錯誤,是意外的傷亡。

我謹向中國領導人和中國人民表示我真誠的歉意並表示哀悼。“但又堅持認為,北約盟軍將繼續進行轟炸,直到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舍維奇同意讓阿爾巴尼亞族難民在多國安全部隊的保護下返回科索沃為止。

當中國稱轟炸駐南使館是“戰爭罪行”、俄羅斯說是野蠻行徑時,克林頓卻反駁說:“這是意外事件,不是野蠻行為,米洛舍維奇的所作所為才是野蠻行為。”顯然,克林頓的“歉意”是毫無誠意的。

面對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嚴正抗議,面對包括美國人民在內全世界人民強烈譴責,面對各方面的嚴正質問,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開始採取抵賴和狡辯的態度。

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遭襲後僅半小時,在當天的北約新聞發佈會上,北約發言人謝伊極力逃避中國記者就此問題的提問。他嘴角隱約掛著微笑,態度輕佻,滔滔不絕地大談北約的精確打擊如何如何,似乎中國大使館襲擊的慘劇根本沒有發生過。當中國記者一直追到他辦公室前時,他還強詞奪理地聲稱:北約的打擊是合法的。隨即蠻橫地關上大門,用冷冰冰的門板來抵擋中國f者的質問。

此時,在美國五角大樓的新聞發佈會上,美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培根的口吻和謝伊幾乎一模一樣,大肆吹噓“我們有世界上最好的飛行員,我們有世界上最好的武器,我們的行動經過最精心的策劃,我們的部隊受過最優良的訓練……”然後輕描淡寫地說了句“戰鬥造成意外是難免的”,把一樁慘劇一筆帶過,然後著重強調“空襲還將擴大”。英國首相布萊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說:這種事情是不可避免的。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這種態度,極大地刺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也讓世界看清了這些所謂“人權衛士”的虛偽和冷酷。

然而,中國政府的強烈反應使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頭腦會稍微冷靜了一點,也迫使他們把蠻橫稍微收斂了一點。他們似乎剛剛意識到,他們必須為這一暴行向中國政府和人民做出一個交代。於是開始編造種種“藉口”。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首先辯稱:對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襲擊是一次“無意”中的“誤炸”。飛行員原先預定的目標可能是距中國大使館數百碼外的南聯盟一家電視台。然而,“經過最精心的策劃”,“世界上最好的飛行員”,居然把5枚“世界上最好的武器”同時扔到數百米開外,這和美國一貫吹噓的“精確打擊”實在對不上號。於是,又修正了說法,飛行員沒有扔錯,導彈也沒有出毛病,問題出在最初對目標的選擇上。

隨著事態的發展,中國國內爆發的聲勢浩大的群眾示威。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應,讓這些“無動於衷”者有了點感覺,他們開始著手對付中國方面的反應,並試圖讓中國人接受他們的“解釋”。

5月9日,美國國防部長科恩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喬治。

丹尼特發表聯合聲明,宣稱:我們對昨天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遭到轟炸所造成的人員傷亡深表遺憾。這次轟炸是一個錯誤。參與這次錯誤打擊的人認為被擊中的目標是南聯盟物資供應局。

北約至今已經在空襲中攻擊了數千個目標,其精確程度和專業水平在軍事史上是無與倫比的。我們對平民生命的損失和其他無意中造成的損失表示遺憾,但是沒有風險的軍事行動是根本不存在的。

我們在過去數小時內對此錯誤進行了聯合調查,這既不是飛行員的錯誤,也不是機械故障,顯然,是錯誤的情報導致了對該設施的錯誤攻擊。此外,用於選擇和確定目標的程序也沒有糾正這一錯誤,我們對程序的檢查使我們相信,這是一次意外。它不會再發生了。因此,北約將繼續並加強對南聯盟的空襲行動。

這個聯合聲明發表後,從布魯塞爾到華盛頓一下子統一了宣傳口徑,他們齊聲指責說,這是“老地圖”的錯,是負責提供情報的中央情報局錯用了多年前的“老地圖”,結果造成目標選擇錯誤。

北約發言人謝伊也改口承認:這是北約轟炸南聯盟以來“犯的最尷尬的錯誤”,北約願向中國表示“真誠的道歉”。同時,他話裡有話地“希望”中國接受北約的道歉,“不要試圖對這起事件做出任何錯誤的解釋,因為它只是一個錯誤”,而且北約的道歉是“真誠的、合理的”。

然而,不願充當替罪羊的美國國家地圖局,5月16日發出一份正式新聞稿,強調“使用我們的產品的人員,不管是國務院、情報分析家,還是陸軍、陸戰隊、海軍或空軍,都可以信賴國家地圖局全力以赴的及時性、準確性……”。聲明並說,“國家地圖局的用戶對我們有巨大信心。”進一步強調,“最近有關國家地圖局地圖準確度的新聞報道,是不正確及片面的。”國家地圖局發言人珍尼弗。拉弗利向《亞洲週刊》證實:“我們的地圖正確地標示了中國大使館及南聯盟軍需局的位置。”她說,“問題一定出在其他數據上,因為瞄準轟炸目標不只靠地圖。”

5月18日,南聯盟建築師尼科季奇向記者展示了中國駐南使館所在位置,說明它與兩度遭空襲的南斯拉夫社會黨總部大樓的直線距離為2公里以上,與兩座建築物中間位置的南聯盟政府大樓也有1公里。他說:“中國駐南聯盟使館是建築在一片空地上,館舍所在地原本是一片荒地,那裡沒有任何舊建築,更談不上什麼軍事設施。”最後,還確定地說:“中國駐南使館地要麼是空曠的野地,要麼是建成後的中國使館,那裡從來沒有任何其他建築。”

美國國防部的一位高級官員也表示,中情局所說的由於“過期地圖”造成的轟炸很難站得住腳,恐怕也不是直接的原因,因為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早在4年前就搬到了現在的新地址!

因此,“舊地圖”的說法沒有人相信!

就在美國國防部部長科恩表示,轟炸中國駐南聯盟使館是一次“災難性錯誤”,犯了這一錯誤的原因是“機構間嚴重缺乏協調”而導致的時候,5月11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官員承認說,確實是一架美國的B-2A型戰略轟炸機對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下了毒手。這終於證實了美國作戰飛機攻擊中國駐南大使館的種種傳言。

B—2A隱形戰略轟炸機隸屬於駐美國本土密蘇里州的懷特曼空軍基地的第509轟炸機聯隊。目前共有9架。這種飛機是美國諾期羅普格魯門公司研製的戰略突防隱形轟炸機,主要任務是利用自身優越的隱身性能,從高空或低空突破敵方的防空系統,對戰略目標實施核打擊或常規轟炸。B-ZA隱形轟炸機只需要進行兩次空中加油就可以對全球任何地方實施空中打擊。它的攻擊能力非常強,1架B-ZA型隱形戰略轟炸機的作戰能力相當於4架F-117隱形戰鬥轟炸機或者8架F-15戰鬥機或者16架F-16戰鬥機的作戰能力。因此,在對南聯盟發動的空襲中,常常是單機或雙機從美國本土起飛執行空襲任務。

1999年5月6日,一架名為“XXX(美國某州州名)精神”的B-2A型隱形轟炸機接到美國空中作戰司令部下達的“特別指令”,而不是北約總部下達的命令後悄然起飛。

據北約軍方透露,在此次對南聯盟的空襲行動中,美國除了向北約遞交一份打擊目標清單,與北約盟國一起執行對南聯盟狂轟亂炸外,美國自己還有一份只跟英國共享的“絕密”攻擊目標清單,實施一份與北約目標及目的完全不一樣的“特別指令”。

這架執行“特別指令”的B—ZA隱形戰略轟炸機就是根據美國人自己的“絕密清單‘上列舉的目標進行的。它起飛後,橫跨大西洋,長途奔襲15個小時(中途在大西洋上空加油一次)。

按照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國防部自己供認的情況來看,這架B-2A型隱形戰略轟炸機藉著夜幕掩護抵達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附近空域後,立即投射出5枚精確制導炸彈或者導彈,這些精確制導炸彈或者導彈在衛星的引導下直接命中了中國大使館。

據南聯盟國防部排雷專家斯特凡諾維奇確認,北約在對中國駐南大使館襲擊中使用了穿透力極強的導彈,共發射了5枚,其中4枚擊中使館大樓,有兩枚導彈從使館大樓頂穿透5層樓板,在地下室爆炸,一枚落在大使官邸頂部後,穿越兩層樓板鑽入地下,但尚未爆炸。

攻擊中國駐南大使館的任務完成後,這架B-2A型隱形戰略轟炸機立即直返美國本土的懷特曼空軍基地,中途在大西洋上空又進行了一次空中加油。

有分析家指出,所謂“過期地圖”之說的確是美國中央情報局一手擬定並提供給作戰部門的,只是它隱瞞了中國大使館的座標,並謊稱那裡是南聯盟軍隊的軍火聚散中心。在得到北約盟軍最高司令部的首肯之後,美國空軍的轟炸機單獨執行了這一艱鉅的任務。試想,一架B-ZA型隱形戰略轟炸機從美國本土起飛,執行完任務後不作任何停留就直接飛回美國本土,其用意何在呢?

那麼,是否是“意外事件”和“意外傷亡”呢?美國人自己對這一說法就給予了否定。

7月2日,美國《政企首要情報評論》週刊發表了一篇題為《轟炸中國駐南使館並非意外事件》的文章。文章說:把中國駐貝爾格萊德使館作為轟炸目標,是可以由不低於英國外交大臣庫克和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一級的指揮官來批准。這裡提出的問題是,由哪一個來批准,還是兩人一起來批准?人們應該已經覺察到根據盟國在任何戰爭中的關係而實行的國家安全規劃。這些戰爭包括美英控制的北約對南斯拉夫發動的戰爭。然而,無獨有偶,有意轟炸使館事件並非無先例可循。自1998年初以來,布萊爾政府在美國安全委員會的成員科恩、奧爾布賴特、戈爾以及可能還有其它人的共謀之下,一再通過欺騙手段採取欺騙性的軍事行動,要麼是實際的軍事行動,要麼是極其認真想採取的軍事行動,文章接著說,考慮到所有這些情況,有意轟炸中國駐貝爾格萊德使館的動力也是來自英國政府和白宮政府,但他們是不會承認的。因為假如克林頓總統披露這一事實,甚至聲明這起轟炸事件“絕非意外”,他要麼將在被人操縱的彈劾之下而下台,要麼被某些深深潛伏在美國安全機構中的英美利益集團的人所暗殺。

美國官方對轟炸中國駐南大使館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誤炸”。理由是因為使用了舊地圖,在舊地圖上,中國駐南使館標為南斯攔夫的一個倉庫。這完全是在撒謊,是站不住腳的。

香港《亞洲週刊》6月7日一期報道中說,中國大使館遇炸之後,北約及美軍當局曾三度改口,最後落實以“舊地圖說”來解釋。美國國防部長科恩在記者會上,即以“舊地圖”的說法為全球新聞界提出“誤炸”的原因,並且成為美國官方的“標準版本“。但最近這個”標準版本“卻在美國軍方內部受到挑戰。因為屬於五角大樓的國家地圖局,根本不贊成這種說法,也不對”誤炸“負任何責任。

“意外傷亡”說,“誤炸”說,都不能說服對此有疑問的人們。那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是美國人自己說出了實情。

5月中旬,美國國際行動中心華盛頓辦事處負責人馬爾科姆。坎依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就北約襲擊中國駐南使館事件和美國轟炸南聯盟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坎依認為,襲擊中國駐南使館是美國乾的,是有意所為,是美國戰略的一部分,中國政府決不能軟弱,應要求全面調查、審判肇事者;美國轟炸南聯盟主要是出於戰略和經濟利益,美國新聞媒體完全受控於利益集團,美國沒有新聞言論自由,美國民眾被虛偽的新聞輿論所愚弄,美國政府在啟動戰爭機器的同時,也發動了宣傳機器。

坎依還說,美國和北約在解釋這次事件的原因時前後不一致。他們先是稱北約是在瞄準使館附近的另一個目標,導彈偏離方向,因為中國使館離北約要打的目標很近,北約這種“誤擊”已經有多次了。但是當事實證明是5枚導彈從不同角度襲擊中國使館時,國防部長科恩又改口稱,北約用了1992年的地圖,中國使館沒有標進去。這不可能。任何貝爾格萊德的旅遊地圖都清楚地標明瞭中國大使館的位置,稱美國情報部門使用舊地圖是十分愚蠢而又可笑的。同時,美國使館的外交官在許多場合都去過中國使館做客,中國使館不是昨天才搬過去,而是已經建成3年了。同時美國及北約國家都會擁有一份各國使館清單和地址。美國稱對每一個轟炸目標都經過了廣泛的討論,包括美國的政府官員,因此他們應該能夠辨別中國使館是一個錯誤的目標,使用舊地圖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坎依認為,襲擊中國使館是一個大陰謀,是美國的戰略。這一戰略是不僅向中國政府,同時也向世界其它支持南聯盟的國家和組織發出的信號:不要反對我們轟炸南聯盟,不要支持南聯盟,否則我們將轟炸你們的使館、你們的領土和平民百姓。這也是對俄羅斯的警告。

同時,美國發出的另一個信號是:亞洲可能會成為美國的新戰場,朝鮮和中國可能會成為美國襲擊的目標。亞洲國家也要聽我的話,在台灣和西藏問題上,美國已經在干涉中國內部事務。

美國完全可能以同樣的藉口,像對付南聯盟一樣對付中國。

美國當局從介入科索沃、轟炸南斯拉夫開始,就打著維護人權的晃子。這次突然襲擊駐南中國大使館,進一步暴露了他們維護的不是什麼人權,而是地地道道的霸權。

看來,火是包不住的,而且必須對事件做出適當處理。美國政府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世界輿論和中國人民的強烈抗議下,美國總統克林頓一方面在白宮召見中國駐美大使李肇星,在中國駐美大使館悼念中國駐南聯盟使館遇難人員,並在弔唁薄上留言:對死難者表示深切哀悼,並對其家屬和中國人民表示真誠的歉意。另一方面給中國江澤民主席寫信,並多次要求電話聯繫。

5月14日,克林頓在電話中說:“我願對發生在貝爾格萊德的悲劇表示由衷的道歉,尤其是向受傷人員和遇難者的家屬表示我個人的歉意。”他保證查清事件發生的原因,並儘快讓中國人民瞭解事實真相。他強調,美中兩國關係非常重要,他將盡最大努力處理好這場“悲劇”,使兩國關係恢復正常發展。

江澤民強調,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大使館進行的導彈襲擊,是一起震驚世界的嚴重事件,造成了我人員重大傷亡和館舍毀壞,嚴重侵犯了中國主權,。也是對《聯合國憲章》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粗暴踐踏。他說,對中國人民來說,這是一場飛來橫禍。中國政府十分關心本國公民的生命安全。我們是一個有12億人民的國家,每個中國人的生命都是極其寶貴的。這是中國政府必須維護的最根本的人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必須對這一事件承擔全部責任。當務之急,美國政府應該對這一事件進行全面、徹底、公正的調查,並迅速公佈調查結果,滿足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提出的全部要求。

白宮、五角大樓連同北約組成了調查組,對襲擊中國駐南大使館事件進行了近一個月的調查。6月16日,美國總統特使。

副國務卿皮克林前往北京,向中國政府報告了導彈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大使館事件的調查結果。外交部部長唐家璇和副部長楊潔虎分別與美國特使進行了會見和會談。

皮克林說,克林頓總統和美國政府就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事件向中國政府和人民作了道歉,美方認識到再多的解釋也不能彌補死傷人員及其親人所遭受的悲劇。此次,他奉克林頓總統之命,作為總統特使前來向中國政府報告美國政府對這一事件的正式調查結果。美方的調查表明,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是一起由美政府一些部門的一系列失誤所導致的“悲劇性誤炸”事件。美有關部門主要有三個重大失誤:一是目標定位方面的失誤;二是數據庫存在的缺陷;三是審查程序未能糾正上述兩項失誤。

在此情況下,從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出發的一架美B-2轟炸機於5月7日ZI時向中國駐南使館這一錯誤目標投下5枚全球定位系統制導、全天候,各重2000磅的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由於是夜間飛行,加之飛行的速度和高度,機組無法看清中國駐南使館的國旗及其它標誌,不可能知道轟炸的是中國駐南使館。

中方指出,5月8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襲擊了中國駐南使館,造成中方人員重大傷亡和館舍嚴重毀壞。這踐踏了《聯合國憲章》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是對中國主權的粗暴侵犯。事件發生後,中國政府代表全中國人民向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提出了最強烈的抗議,要求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必須對此承擔全部責任,公開、正式向中國政府、中國人民和中國受害者家屬道歉,對此事件進行全面、徹底的調查,公佈調查的詳細結果,並嚴懲肇事者。美國及其他一些北約國家政府和領導人就此事件雖然向中國政府和人民作出了道歉,美方對此事件進行了調查。但美方迄今對此事件發生原因所作出的解釋是難以令人信服的,由此得出的“誤炸”結論是中國政府和人民不能接受的。因為,美方不可能不知道中國駐南聯盟使館的確切位置;美方完全掌握了駐貝爾格萊德外國機構的總體分佈情況;美方關於用陸軍野戰定位方法來確定擬進行空中打擊的南聯盟軍需供應採購局的位置,這種說法不合乎邏輯;美方有關目標的數據庫是經常更新的,對打擊目標和非打擊目標也有嚴格的區分。美方關於把中國駐南使館誤作為南聯盟軍需供應採購局而輸人數據庫的說法站不住腳。美方所謂審查程序未能糾正“情報錯誤”的解釋令人難以置信。

中方強調,美國襲擊中國駐南使館,不僅是對12。5億中國人民最為珍視的國家主權和尊嚴的侵犯,也是對生存權這一基本人權的嚴重侵犯,極大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中國人民嚴厲譴責、強烈抗議這一行徑。中國人民的正義立場,得到了國際社會和世界人民的廣泛同情、理解和支持。美國政府必須充分認識到美國襲擊中國駐南聯盟使館事件的嚴重性,高度重視中國政府的嚴正立場和要求,切實進行全面、徹底的調查,嚴懲肇事者,以實際行動向中國政府和人民作出滿意的交待。美國襲擊中國駐南聯盟使館構成美國的國際不法行為,美國政府必須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皮克林說,美方理解中國政府和人民對中國駐南使館被炸的心情,認為美方完全有責任向中方報告對此事件的調查結果。美方願解決中國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問題,願同中方就此進行討論。他強調,克林頓總統和美國政府高度重視美中關係,將繼續致力於發展兩國關係。

中方表示,中國政府一貫重視改善和發展中美關係。但同時,中方對發展中美關係是講原則的,這就是中美關係的改善和發展只能建立在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特別是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之上。解鈴還需繫鈴人。美方必須正視美國襲擊中國駐南使館事件給中美關係造成的嚴重後果,採取實際行動,妥善處理好這一事件,對中美關係重新回到正常軌道創造必要的條件和氣氛。

根據中美雙方第一輪會談的情況,中國駐美國大使李肇星於6月ZI日在喬治城再次強調,對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襲擊我駐南聯盟大使館的國際不法行為,美政府要以實際行動向中國政府和人民作出滿意的交代,為中美關係重新回到正常軌道創造必要條件和氣氛。

7月25日,中國外長唐家璇在會見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時指出: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使中美關係受到嚴重損害。中方難以接受美方迄今所作的說明和所謂的結論。5月8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中國駐南大使館進行襲擊之後,美國政府進行了百般辯解,詭稱“誤炸”。但從美國前後不一、自相矛盾的解釋中,人們一眼就能看出:美國在詭辯!而美國的這一伎倆絕非首例。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襲擊,顯然帶有戰略恐嚇和戰略試探性質。美國要對我國的反對霸權主義的立場作出一個“順我者昌,送我者亡”的警告;同時他們也想試探一下我們到底能作出何等反映,以便確定美國在處理我國台灣、西藏等問題的政策。中國人民的正義回答,宣告了美國戰略企圖的破產。
以前,養兒防老;如今,養老要防兒。  (湘凝)

TOP

第七十章 導彈攔截實驗敗於太平洋上空,航母參與演習再進太平洋海域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野蠻空襲南隧盟的戰爭硝煙正在燃燒或將要熄滅的時候,許多政治家、軍事家在對美國的軍事擴張戰略提出批評的同時,都作出兩方面的結論性預言:第一,美國人對戰爭總是情有獨鍾,認為戰爭是美國獲利的契機,而且,要保證從戰爭中獲利就必須保持軍事力量的優勢,因此美國首先要考慮新千年的軍備擴張,與相關國家挑起新一輪的軍備競賽,這將給新千年的和平帶來極大的災難。

第二,美國從霸權主義出發,其利益是全球性的,安全空間也是全球性的,那裡對他的利益有損害,他就在那裡製造麻煩,必要時就以武力相威脅,正因為如此,今天在歐洲、在巴爾幹發生的悲劇,明天就有可能在亞洲、非洲或拉丁美洲其他地區重演。

一般說來,預言總有一定的長遠性。但美國人非常現實,當你預見到他可能做什麼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做了。因此,2000年的鐘聲剛剛響過,美國即敲響了新千年擴軍備戰的鑼鼓,並派出最大最新型的“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再次駛抵朝鮮半島,與日本、韓國和東南亞諸國的海軍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應該說,美國新千年的軍備擴張是從克林頓上台不久所進行的軍事戰略調整就開始了。對此,本書在前面已經作了介紹。克林頓的第二任期是在被性醜聞團撓的環境中開始的,內政外交又讓他忙的不亦樂乎,顯然沒有多少精力顧及檢查軍事戰略調整的落實情況。1999年又陷入了科索沃危機之中,輿論影響對克林頓的軍事政策不利。在即將進人新千年的時候,絆聞炒作銷聲匿跡了,索沃戰爭也結束了,離任期屆滿越來越接近了,克林頓不能不考慮在軍事政策上應以什麼樣的形象走出白宮的問題。

因此,克林頓回想起他批准的軍事戰略調整的兩大支柱:一是投入巨資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能否保證美國本土的安全;二是能否同時打贏兩場戰爭,若朝鮮半島發生戰爭美國的軍事力量調遣是否適應。

1999年11月的一天,克林頓與五角大樓的官員們進行了密談,商討在美俄戰略導彈防禦系統談判破裂的情況下,如何通過第二次導彈攔截試驗(第一次試驗在1999年10月),來佔據軍事實力的最高點,實現美國的新軍事計劃,為重開美俄戰略導彈系統談判增加更多的籌碼。

決心已定,五角大樓的官員和實驗基地的人們都立即忙乎起來。一切準備按計劃行事,所有工作都有條不紊的進行,參與人員特別是五角大樓的官員們,都想通過這次實驗露一手,以便在下屆政府中留住自己的位置。

根據五角大樓的建議,克林頓將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第二次攔截試驗定在2000年1月18日舉行。

按照美國國防部的如意算盤,如果這次試驗成功的話,那麼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向美國國會和美國總統伸手要錢,從而爭取在2005年之前部署這套足以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的武器系統。有意思的是,這套被美國軍方和政客們視為美國“核保護傘”的武器系統卻一點也不爭氣,兩次試驗實際上都以失敗告終。而且,美國國防部向美國公民隱瞞了這套耗資上千億美元系統的致命的技術缺陷。

1月18日,美國當局不顧世界多個國家的強烈反對,於當地時間6點20分(北京時間19日),在加利弗尼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向太平洋上空發射了一枚裝有假彈頭的彈道導彈。

按照試驗方案的設計,這枚導彈將在發射後20分鐘,在太平洋4300英里上空被從馬紹爾群島上的誇賈林島上發射的“智能卵石”攔截器準確擊落。然而,實驗的結果卻是,攔截導彈根本沒有挨近彈道導彈,更別提命中彈道導彈了。

第二次國家導彈防禦系統試驗再告失敗,讓美國人大失所望,美國空軍發言人裡克。雷納爾中校神情沮喪地宣佈:“由於目前還不知道的原因,我們的攔截試驗沒有成功。”

其實,五角大樓對此次試驗還進行了周密計劃,其基本設想是:模擬攔截一枚核導彈對美國的攻擊。具體做法是:靠地面發射的高速拋射體來打擊高速運行的導彈。美國國防部的如意算盤是:如果這次攔截試驗成功的話,那麼就能進一步推進爭議頗大耗資130億美元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研製與部署。

但是,這次試驗非同往常,它是國家導彈防禦計劃進行的第Th次同類攔截試驗。此前,美國國防部曾於1999年10月進行了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飛行試驗,試驗的結果據說取得了圓滿成功,但官方並沒有進行具體的報道,其成功效益到底多大,外人是難以知道的。但是,18日深夜進行的攔截試驗比飛行試驗要複雜高級得多,各方要依賴地面雷達和空間傳感器發現並且確定目標的運行軌跡,然後按地面人員的指令攔截摧毀發現的導彈目標。

這次試驗的武器系統由發射器、導彈、戰鬥管理指揮、控制、通訊、計算機和情報分析系統以及國家導彈防禦系統雷達組成。按照美國軍方的設想,這套系統可以準確測定、識別並且摧毀來襲的戰區彈道導彈。

導彈部分由單節團體燃料助推器和紅外搜尋的攔截器組成,其中攔截器能夠自動調整方向和高度。攔截器是真正擔起攔截來襲導彈的部分,在技術上十分先進。根據設計者的設想,攔截器能夠搜尋並且鎖定目標,然後靠高速動能準確攔截並且摧毀目標。

戰鬥管理/指揮、控制、通訊、計算機和情報分析系統裝在兩輛高速多用途輪式車上。兩輛車被分別稱為“戰術作戰地面站”和“發射控制地面站”。“戰術作戰地面站”的主要功能是為部隊的作戰提供計劃、分析和後勤支援:“發射控制地面站”主要用於遙控發射導彈。

儘管試驗受挫給美國國防部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影響,但他們總是盡力做出似乎合理的解釋。美國防部發言人自我安慰地說,這次試驗的結果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美國國會里勢力強大的共和黨堅決支持這項由美國陸、海、空軍聯合進行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項目。這些國會議員們一致認為,美國需要並且也能夠建起一套可靠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

美國國會議員如此熱衷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當然自有他們的理由。他們認為,要防止美國遭到諸如朝鮮或者伊朗等不友好國家的襲擊,防止俄羅斯或中國導彈的誤射,建立這個系統是十分必要的。此外,還有一些善於給美國自己樹立敵手的機構,如中央情報局,他們總是別有用心地宣揚說,儘管目前還看不到美國面臨的真正威脅,但像朝鮮“大浦洞”這樣的導彈,必然在10年之內對美國構成威脅,而且最近間諜衛星拍攝的圖像也顯示,朝鮮仍在建設導彈發射陣地。

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攔截試驗的失敗,引起了美政府官員和軍工行業的專家的重視,他們表示將立即對這些試驗失敗的原因進行詳細地調查,以確定為什麼沒有攔截成功的原因。據說,這一調查需要持續數週的時間。一個多月之後,美國官方報道說,事故原因已經查清,是某一部件出現裂痕造成的。許多美國人對此半信半疑。

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攔截試驗,是美國戰略導彈防禦計劃的一部分,是美國軍備擴張的前奏,它自然要遭到世界上多個國家的強烈批評。中國和俄羅斯國家領導人強烈反對美國的這一計劃。俄羅斯領導人表示,美國的這一計劃將引發新一輪的軍備競賽,迫使俄羅斯不得不發展更先進的彈道導彈。事實上,如果美國不顧俄羅斯的強烈反對硬要製造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並且在沒有與俄羅斯達成附加協議的情況下就這樣乾的話,那就意味著美國將不得不退出《反彈道導彈協議》,這將使美蘇1972年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徹底作廢。

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計劃在美國國內也同樣遭到了強烈的批評。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一位導彈專家批評美國說:“美國的這一做法勢必會讓俄羅斯和中國感到失望,法國、英國。

德國也會對美國的一舉一動表示關注,從而最終引發新一輪的軍備競賽。“高級研究員約瑟夫。賽林塞恩直言不諱地說:“這一計劃的政治因素多於技術因素,或者說它面臨真正威脅的因素。隨著大選的臨近,這一舉動將被變得越來越政治化,美國共和黨人會把國家彈道導彈的研究進程當成是攻擊民主黨疏於國防的把柄。“約瑟夫說,自1962以來,美國已經花費了1200億美元研製如何攔截遠程導彈的辦法,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星球大戰“計劃,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研製出真正行之有效的防禦系統。還有一些批評者說,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根本不可能達到武器設計者的目的,再說了,美國國防部把本已捉襟見肘的軍費花到一個性能根本就不可靠的武器系統上實在是不明智之舉。

一些美國專家的批評不僅指向導彈防禦計劃本身,還尖銳地提出其技術問題。就在這次國家導彈防禦系統試驗前四天,美國《紐約時報》透露了一個天大的內幕:正在試驗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存在致命的技術問題,攔截器連導彈和氣球的區別都識別不了,美國國防部卻向公眾隱瞞了這些重要的問題!

對來自各方面的批評,美國國防部好不尷尬,只能狡辯說,美國軍方當時覺得這些不是什麼重要的技術問題,所以也就沒有向公眾披露。

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攔截試驗的失敗,顯然不可能阻止美國新軍事計劃的執行,而作為執行美國新軍事計劃重要組成部分的武裝力量,必將以各種方式顯示美國的“霸氣”,其中最重要、最好的辦法就是向世人炫耀自己的強大和不可戰勝。

炫耀武力是美國為了達到外交和國家利益的慣常做法之一。

但有時是一種炫耀,如1998年的飛機戰艦再次雲聚海灣;有時則從炫耀變成實戰,如科索沃戰爭前將重兵集結於巴爾幹地區。

但無論是那種方式,目的只有一個:一切服從美國利益。

眼下,美國在科索沃戰爭中不僅沒有得到所企望的好處,反而受到國人乃至世界人民的強烈譴責,美國的“大國”形象受到嚴重損害。於是,五角大樓把目光從歐洲轉向了亞洲,以炫耀武力的方式向亞洲人乃至世界人民顯示美國的強大。

1月27日,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攔截試驗失敗之後10天,美國派出其最大最新型的“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再次駛抵朝鮮半島,並且與日本、韓國和東南亞諸國的海軍舉行了聯合軍事演習。

美國海軍“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是1990年初開始設計製造的,共花費35億美元,1995年12月9日正式加人現役。這隻海上巨獸,飛行甲板長1092英尺,寬257英尺,高244英尺,相當於24層標準樓房那麼高,飛行甲板面積達4。5英畝,相當於數個足球場的面積,可以搭載80架各型作戰飛機,航母的排水量為97000噸。就外形上說要比“企業號”航母幾乎大三倍。

該航母的推進系統為2座核反應堆,最大時速超過30節,4台推進器,每台推進器有5片巨大的槳葉,每台推進器重量達66200磅。可見,這艘龐大的鉅艦比同類航空母艦一點都不笨。

“斯坦尼斯號”共有277個艦艙,全體艦員622人,每天艦上提供的飯餐為18600份,電話200門,照明燈30000盞,各種技術手冊堆起來相當於華盛頓紀念館的高度(555英尺),艦上所有的床墊子如果頭尾相銜排起來的話可以長達9英里。

美國海軍的“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如同一個小城市,除了武器彈藥艙、飛機庫和艦員艙外,還有一間郵局、兩家超市。

兩個健身房、一家日報社和一個電視台。各種戰鬥與生活設置齊全,使用方便,這也是其它同類航母無法比擬的。

“斯坦尼斯號”航母是一個攻防兼備的海上巨型堡壘:執行攻擊任務時,其所搭截的艦載收音機聯隊可以摧毀距離航母數百公里外的敵方的飛機、艦隻、潛艇、地面目標或者佈雷。可以執行打擊任務,支援地面戰鬥,保護己方的海上戰鬥群或者其它的友軍船隊,執行海上或者空中封鎖任務。

該航母執行防禦任務時,除了有搭載的艦載機和隨行的護衛艦外,本身還裝備了標準的“海麻雀”短距離艦對空導彈系統。

“帕蘭克斯”近距離快速發射20毫米火炮和SLQ-32電子戰系統。這三種戰鬥武器系統分別用於對付來襲的敵機、巡航導彈和電子戰目標。“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的標準配備是7艘水面戰鬥艦、2艘攻擊性潛艇和8箇中隊的艦載機,其中包括1艘航母、2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l艘護衛艦和1艘補給艦,艦載機中隊包括第211戰鬥機中隊、第314海上戰鬥攻擊中隊、第146海上戰鬥攻擊中隊、第147戰鬥攻擊中隊、第138電子攻擊中隊、第112艦載預警機中隊、第33海上巡邏機中隊和第8直升機反潛中隊。

“斯坦厄斯號”航母擁有四套飛機彈射和捕捉裝置,這意味著可以同時起降4架戰鬥機。航母上還載有300萬加侖的航空油料和護衛艦隻油料以及大量的開口彈藥,因此可以在不進行外界補給的情況下進行長時間的作戰。

“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的最高指揮官,是坐鎮航母上的一名美國海軍將軍——第7航母戰鬥群司令加里。霍溫少將。霍溫是美國少有的出類拔翠的年輕將軍。他出生於依阿華州的一個鄉村小鎮,畢業於依阿華洲立大學,加人海軍後受到過軍官訓練團的嚴格訓練,先後在“星座號”航母和“小鷹號”航母當過艦載戰機的飛行員,後擔任艦載機指揮官,參加過海灣戰爭。此次航行前三個月霍溫出任該航母戰鬥群司令,處在風華正茂、青雲直上的鼎盛時期。

“斯坦尼斯號”航母的另一位靈魂人物是航空母艦的艦長理查德。蓋拉爾上校。他出生於密歇根州特拉維斯城,是美國海軍學院物理系的畢業生。當了海軍飛行員之後,駕駛過多種型號的海軍戰鬥機,飛行時間超過4000小時,並且多次隨“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到地中海和亞的里亞海地區執行過部署任務。

兩位航母指揮官是初次到太平洋地區執行任務,行動相當謹慎,但又都覺得這是一次極好的鍛鍊機會。對“斯坦尼斯號”航母上的6000多名官兵們多數人說,實在並不樂意在太平洋來鍛鍊一把,因為“斯坦尼斯號”的轄區原本在大西洋,正常情況下出航一次不過是兩三個月的時間,而這次到太平洋來一呆就是6個月。

“斯坦尼斯號”上的女軍官阿曼達。伊斯普拉中尉坦率地說:“這一齣海就是六個月,我確實有點放心不下家中的丈夫和女兒。

我真不想離開家,不過,這也是我的工作,恐怕別無選擇。“阿曼達中尉自己安慰自己說,好在自己的丈夫也是一名陸戰隊員,所以已經習慣這種一分居就是好幾個月或大半年的生活了。

對於更多首次遠航的航母官兵們來說,到遙遠的太平洋來確確實實有點害怕。來自加利弗尼亞的女兵裡弗拉說,她現在想家想極了,每天以淚洗面,並且都要用電話和電子郵件跟家裡取得聯繫。更多的官兵倒不至於如此想家,他們對到太平洋地區來都抱著一種這樣的態度:由於遠航的補助高,所以首先可以省下一大筆錢,然後是可以看看外國的奇風異俗,品嚐異國他鄉的風味小吃。一位名叫埃斯普拉扎的水兵說:“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買上一大堆的紀念品回家,只有這樣才不枉此行。”

為了便於艦上的官兵們在部署期間跟家人聯繫,減少想家的情結,同時也能跟上時代的潮流,“斯坦尼斯號”新安裝了1068台個人電腦,並且每台電腦都可以上網。航母上的官兵們可以隨時通過互聯網給家人收寄電子郵件。

在美國的宣傳小冊子中,“斯坦尼斯號”航母的作用說得很明白:顯示美國力量,處置地區性的危機。“斯坦尼斯號”航母作為美國最大、最新型的航母之一,該航母及其搭載的艦載機聯隊的重要任務是:在全球範圍內執行前沿部署時執行持續的空中作戰。其艦載機聯隊由8至9箇中隊組成,主要機型有F/A-18“大黃蜂”戰鬥機、F-14“雄貓”戰鬥機、EA-6B“捕食者”電子戰攻擊機,S-3“海盜”反潛機、E—2C“鷹眼”海上預警機和SH-60“海鷹”海上搜索與救援直升機等。

為了達到以上兩個目的,“斯坦尼斯號”一進入日本海和朝鮮半島附近的海域,就開始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和韓國的海軍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斯坦尼斯號”航母先是與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向艘軍艦舉行了通訊演習,接著又派出其艦載機與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戰鬥機進行海上合練。

“斯坦尼斯號”航母公共事務部門說得很明白:“新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是我們舉行演練的指導原則。通過演練,我們可以彼此熟悉對方的戰術戰法,可以提高未來協同作戰的能力。““斯坦尼斯號”結束與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演練後立即駛往朝鮮半島,並且靠岸停泊。在停泊期間,“斯坦尼斯號”航母除了邀請韓國政府和軍方高層領導參觀航母外,還要多次派飛機與駐韓國的美軍飛機和韓國海軍戰鬥機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以炫耀其武力。

在航行過程中,“斯坦尼斯號”開通了其專門的電子郵件地址,在海上航行和與其它國家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期間,頻頻讓航母上的各方人員詳細報道每次活動的情況和感受。不過,一旦其停泊在某個港口後,航母公共事務部門就不准“斯坦尼斯號”的網站報道艦上的任何情況了,據說出於“安全因素考慮”,擔心電子郵件洩密,從而導致“可能對航母造成的威脅”。離開韓國之後,“斯坦尼斯號”還將從中國台灣附近的海城南下到東南亞諸國,對那裡進行訪問,最終於7月份返回母港聖迭哥。

明眼人一看就清楚,“斯坦尼斯號”的此次航行,完全是為了炫耀美國的軍事實力。因此,當“斯坦尼斯號”駛向朝鮮臨海附近時,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提出了強烈反對,聲稱美國派出“斯坦尼斯號”的做法無異於向朝鮮和世界和平提出挑戰。
以前,養兒防老;如今,養老要防兒。  (湘凝)

TOP

結語

美軍戰事不是由一本書可以講得完的,但作為一本書不能不就此停筆。

回到開篇話來說,美國短短的200多年曆史,是一個成長髮展史,又是一部侵略擴張史。特別是二十世紀以來,美國的發展與其侵略擴張相隨,與軍隊的征戰相伴,其間給世界人民包括美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千百年來,人類一直追求著和平,渴望著出現沒有戰爭的世界。但是,和平的存在與成熟並不是一種簡單的理想,而是靠相應的國際社會機制提供必要的保障,那就是包括使用戰爭在內的各種手段反對霸權,遏制戰爭。

我們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和軍事強權,因為霸權主義和軍事強權將給人類帶來不平等和威脅以至災難!

我們要建立強大的國防和強大的軍隊,這完全是為了自衛,因為當今世界並不安寧!

我們要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在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的道路上與世界人民共享安全,共享繁榮!

【全書完】
以前,養兒防老;如今,養老要防兒。  (湘凝)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