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喝咖啡到底致癌嗎? (1p)

喝咖啡到底致癌嗎?
聽聽德國專家怎麼說


新聞來源: 德國之聲

zzzqqq.jpg
美國加州一位法官裁決,

星巴克等商家應在產品上標識:
含有丙烯酰胺。
這是一種可能致癌的化學物質。
德國媒體引述專家說法,
歐盟對丙烯酰胺含量有規定,
德國咖啡製造商總體符合規定。

據美國媒體報道,

上周,加州一名法官裁決,
包括星巴克、7-Eleven在內的咖啡銷售商,
應向消費者提供警示信息,
即咖啡含有可能致癌的化學物質丙烯酰胺。
該物質產生於咖啡豆的烘焙過程。

據美國《時代周刊》網站報道,

根據加州的一項法案,
如果商家的產品包含丙烯酰胺等65種與癌症、
出生畸形有關的化學物質,
商家有義務進行標識。
美國媒體報道說,
在法官判決前,
包括7-Eleven在內的13家辨方同意標識警告信息。

目前,星巴克等商家還有權提出上訴。

德國《時代周報》網站本周一發表了一篇采訪,

題為“沒人會因為幾杯外帶咖啡得癌症”
(Niemand kriegt Krebs von ein Paar Coffee to go)。
採訪對象是德國聯邦直屬機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
(BfR)負責食品安全的專家拉姆蓬(Alfonso Lampen)。

    這家研究所負責為德國政府在食品安全等方面提供科學建議。

拉姆蓬表示,在德國,

人們常關注炸薯條、薯片中的丙烯酰胺,

不過,咖啡也的確於丙烯酰胺較多出現的產品。

在食品中無法完全避免丙烯酰胺,

因為它產生於加熱過程中,

除非人們徹底放棄吃煎炸、燒烤、烘烤的食物。

拉姆蓬介紹說,丙烯酰胺是在某些糖與蛋白質在高溫時產生的。

對鼠類的動物實驗顯示,可能引發癌症。

對於人類而言,德國最新的研究顯示,

人體天生看來就帶有一部分的丙烯酰胺,

外界環境的丙烯酰胺與之疊加。

是否會致癌,取決於攝入有害物質的種類、

攝入時間與攝入量。

此外,人體天然的修複機製也是相關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修複能力會減弱。


拉姆蓬說,

永遠無法用學術研究證明一個人是因為攝入丙烯酰胺而得癌症,

但研究可以顯示的是,

較長時間內攝入過多該物質會提高統計學上的癌症風險。


這位專家表示,

如果咖啡豆烘焙的強度過大或時間過長,

在個別情況下,

每公斤咖啡粉的丙烯酰胺含量可能超出600微克。

總體而言,速溶咖啡比磨製咖啡的含量更高。

相比較而言,炸薯條、餅乾、

薯片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有時可能超過每公斤2000微克。

2011年,歐盟規定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不應超過每公斤450微克。

在那之前,德國的規定原本更為嚴格,是每公斤不應超過280微克。

拉姆蓬說,德國的咖啡製造商長期以來一直在優化烘烤過程,

總體上符合歐盟的規定。


《時代周報》記者問到,如果超過這一數值,

是否會存在很明顯的健康風險。

拉姆蓬表示,並非如此。

如果生產商超過這一數值,

產品不會立即下架,

但政府部門會對該企業進行監管和警告,

在必要情況下罰款。


對於加州法官作出的裁決,拉姆蓬認為,

是過於誇張了。

不過,除了咖啡之外,

幾乎所有含丙烯酰胺的食品如薯片、

炸薯條和餅幹都含有相對較多的脂肪和糖,

應當少吃。

同時,最健康的當然是新鮮、未經加工的食品。

德國的網友對於相關新聞報道的反應

    總體而言,相當鎮定。不少人還拿報道開玩笑。
    一位名叫Kravalli的網友說,
    生命本身存在生命危險,並且總是以死亡終結,
    一杯美味的咖啡是我生活質量的一部分。
    名叫Columba livia的網友說,
    我覺得星巴克應該警示的是一次性的咖啡杯,
    造成嚴重的垃圾問題。


不過,也有網友覺得這些風險是應當嚴肅對待的。

網友Beobachter Süd說,沒錯,沒人會因為一點點丙烯酰胺、

一點點草甘膦、一點點塑料包裝中的軟化劑、一點點細微顆粒物、

一點點溶解劑得癌症,——但這些都加在一起呢?


網友JHammer發表類似評論:也沒人會因為幾根煙頭、

幾口汽車尾氣、肉製品或飲用水中的抗生素致癌……

也有德國網友建議從小的咖啡商家購買慢速烘焙的咖啡。


德國《明鏡周刊》網站報道說,對德國民眾而言,

丙烯酰胺主要的來源不是食品,而是香煙。

煙民會吸入丙烯酰胺。該報道引述“德國商品檢驗基金會”

(Stiftung Warentest)2016年的檢測結果,

18種檢測的特濃咖啡豆(Espressobohnen)產品無一超標。

該報道建議,在自家烘烤食品時,

若控製在180攝氏度以下,會產生較少的丙烯酰胺。        


海上無亂石,那有好風浪;
人生無曲折,那有好前途。

返回列表